姚 軼
(湖南省長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學 湖南長沙 410001)
在世界文化中,中國傳統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傳統文化里面有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值得被后人繼承和發揚。可是,由于一些現代藝術的興起,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所以,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元素,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來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傳統文化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初中美術培養學生的美育能力和綜合素質,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學中,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使學生以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為世界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傳統文化融入美術教學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學中,可以有效地解決課堂單一無趣的狀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是老師直接將所學知識閱讀出來,然后進行講解或者教師按照課本講給學生聽。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應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學中,最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營造高效課堂。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一代代地去繼承和發揚。將傳統文化融入美術教學,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審美能合理、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這樣肯定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美術作品概覽時,教師可以課前搜集一些有關歷史的視頻、圖片或者音樂,課上播放給學生,將馬王堆漢墓作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等內容告訴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進而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性。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可以使一個人受益終身,所以美術教學的效果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掌控。習慣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當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后,學生會自主進行學習,對自己的學習做好計劃。美術教育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中當然包括文化素質的水平,而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文化素質,因此,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會學到滲透進去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也幫助學生以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學到傳統文化,教師應該用恰當的方法去進行引導,讓學生學習作品的同時,提升學生美術素養,增加傳統文化底蘊。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找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美術書籍名稱,再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特點,將書籍分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操作,用照片,視頻等方式將這些分類好的書籍的內容簡介展示出來,讓學生很直觀地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書,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傳統文化和美術知識。這樣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1-2]。
師生互動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全面提升個人素質。在美術教學中,師生合作可以避免普通教學中的枯燥無味,帶給學生新鮮感,在交流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全面地對美術知識和傳統文化進行掌握。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計互動環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可以掌握知識,師生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學中應該落實在平時的每一堂課中,甚至每一個細小的知識點,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里面凝聚著無數的優秀作品,凝聚著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美的創造能力,利用這些優秀的素材,將它們滲透到初中美術教學中,讓學生在品味這些優秀作品的同時,領會到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