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江蘇省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江蘇泰州 225300)
在2017 版高中英語課標中明確指出新時期高中英語教學的根本要求是“構建高中英語共同基礎,滿足個體學生發展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英語學習的差異性,關注基礎薄弱學生的同時也要做好拔尖人才培養,力求使高中英語課程的學習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將水平和能力相近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進行區分教學[1]。就以目前我國各高中學校的班級而言,班級不僅人數多,而且學生之間英語基礎相差較大,而學生入校后接受的是統一教育,由此帶來的后果想必很多教師也是心知肚明,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淪為“老大難”。而實施分層教學,則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區分教育,兼顧了各層次學生的發展,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
學生分層是教學分層、作業分層及考核分層的前提,合理有效的學生分層有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一般來講,按照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可以將其分為三個層次。以筆者任教的班級為例,我們選取三次有參考價值的考試成績作為依據,將學生分為A、B、C 三組,其中A 組學生12 人,B 組學生20人,C 組學生12 人,“兩頭略小,中間略大”。另外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取動態分組管理,規定每學期進行一次調整。
如果說學生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基礎,那么教學分層則是分層教學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2]。要做好教學分層,教師首先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相應的教學目標。按照前面所提的學生分層方法,第一組學生英語基本功扎實,學習能力強,那么針對第一組學生就應該設定較高的教學目標,注重知識的延伸與拓展;第二組學生基礎和能力均一般,則該組學生的教學目標應該著重打好英語基礎,鞏固所學知識及培養較高的學習能力等。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接下來就是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并實施課堂教學,這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核心環節及難點所在。下面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來具體談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
以牛津版高中英語M8 Unit1 The written word 為例,在Lead in 環節,筆者設計了下列問題:
(1) Look at these pictures,which book have you already read ?
(2) Is it worth reading? Why?
在Fasting Reading 環節,筆者設計了兩個小問題:
(1) How many types of classic literature are there? What are they?
(2) What are probably Charles Dickens’best known works?
在Discussion 環節給出如下問題:
How many elements are there in the novel? What are they?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考慮到Lead in 環節的問題需要一定的課外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難度相對較大,B 組學生和C 組學生較難解決,筆者就請兩到三名A 組學生來回答問題,其他同學會學習到他們的表達方式,確定追趕的目標。在Fasting Reading 環節,因為題目難度相對較小,會請3 名C 組學生來回答,C 組學生不確定答案的,可以請B 組同學來幫助,這樣C 組同學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B 組同學也得到了提高。
Discussion 環節主要由A 組和B 組同學來完成。
整個課堂教學既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比學趕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進行合理的引導和適當的激勵,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升,挖掘出各自的潛能,在學習中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分層,在作業這個層面也需要有相應的方案。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可以設置基礎模塊、進階模塊和拓展模塊。對于三個模塊的作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確保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作業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鞏固和提高。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比如對于A組學生,除了完成前兩個模塊外,要考慮為其設計拓展模塊,如教師要求其每天精讀一篇課外文章。除此之外,還要鍛煉口語,每天收聽英文廣播,積極參加口語比賽,真正體現拔尖人才培養;針對B 組學生,可以為其打造進階模塊,要求其每天通讀一篇課外文章,對其精彩段落進行摘抄與背誦。對于C 組學生,則以基礎模塊為主,使其掌握基本的單詞、語法和句式。筆者在所任教的班級自實施作業分層以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激發,班級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提升明顯,少數拔尖學生在市級英語口語大賽中多次獲獎[1-2]。
考核及評價既可以幫助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也是一種對學生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考核評價主要是通過課程考試來實現的,通過考試可以考查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在試卷中設置基礎模塊、強化模塊及提高模塊用于考查不同層次的學生,也作為學生動態分組的依據之一。
總之,高中英語實施分層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既能增強后進學生的信心,助其打好基礎,又有利于培養優秀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進一步挖掘潛能。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老師可以針對學生們的學情,合理規劃好包括學生分層在內的多方面的分層教學工作,確保“后進生能跟上,中等生能前進,優等生能突破”,促使全體學生都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