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生 胡紅梅
摘要:抗擊疫情與責任擔當有著必然邏輯關系,抗擊疫情下加強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對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意識、擔當精神、擔當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價值。做好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通過講好抗疫思政課、用好抗疫英雄榜樣力量、選好參與防控抗疫方式、建好抗擊重大疫情教育基地,從而增強大學生責任擔當自覺、激發大學生責任擔當情感、引導大學生責任擔當體驗、形成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長效機制,提高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抗擊疫情;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0)05-0012-07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薄扒嗄暌淮欣硐?、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边@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好的、國內防范疫情反彈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下,,加強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事關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意識、擔當精神和擔當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即“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抗擊疫情與責任擔當有著必然的邏輯關系。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社會實踐主要途徑等作用,切實增強提高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和實效性。
一、抗擊疫情與責任擔當的必然邏輯
疫病、疫情與人類相伴相生,人類歷史從一定意義上而言就是一部與疫病、疫情作斗爭的歷史。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毙轮袊闪⒁詠?,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戰勝鼠疫、霍亂、血吸蟲病、SARS、新型禽流感等各類疫病、疫情,經受住一次次磨難的考驗,并在有效應對疫病、疫情中使責任擔當不斷彰顯、磨礪。抗擊疫情同樣成就了青年大學生這支責任擔當的生力軍,釋放出強大的抗疫青春正能量。
1.抗擊疫情彰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責任擔當
疫情面前,中國共產黨為誰擔當,反映的是黨的根本立場。《共產黨宣言》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自己的執政理念時說:“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敝袊伯a黨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中得到充分彰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特別重視對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血吸蟲病的防控和防治,多次召開全國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會議,親自關注消滅血吸蟲病的群眾運動,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指示衛生部“要把消滅血吸蟲病作為當前的政治任務”。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胡錦濤同志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工作,作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切實抓緊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由此可見,在疫情面前,中國共產黨始終擔負起防治危及人民利益和民族生存發展的疫情責任。病毒沒有國界,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主動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檢測試劑盒,不僅是在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在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充分彰顯出中國對人類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2.抗擊疫情磨礪中國共產黨甘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意志品質
擔當是一種“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的甘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精神狀態和意志品質??箵粢咔?,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疫情防控的難度,考驗著中國共產黨的擔當意志、擔當能力。病毒非?!敖苹?,需要嚴防死守,哪怕一絲松懈,都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毛澤東曾把疫病防治看成是一場戰爭,并“創造性地提出疫病防治每個階段、每個環節的戰略戰術和方法舉措”。在疫情初發時,主張如實公開疫情;在疫情防控上提出了“黨組織,科學家,人民群眾,三者結合起來”;在疫病防治上,主張中西醫結合??箵粜鹿诜窝滓咔椋暯娇倳浱岢觥皥远ㄐ判摹⑼酃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體要求,強調“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疫情防控中,指示“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實施“分級分類診斷救治”等;疫情防控的險度,磨煉著中國共產黨的擔當精神、擔當品質。疫情蔓延速度快、感染范圍大,唯有敢于拼命、不怕犧牲、勇于奉獻才能讓病毒藏匿。胡錦濤同志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高度概括了2003年抗擊“非典”精神,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疫情面前甘于擔當、敢于擔當的精神狀態。新冠肺炎來襲,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一聲聲誓言、一個個請戰的最美“逆行者”,“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越是艱險越向前,都生動地詮釋著中國共產黨的擔當之勇。
3.抗擊疫情成就青年大學生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的擔當角色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青年學生:“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大學生學會擔當社會責任,要在現實斗爭中歷練。2003年抗擊“非典”,“志愿者”成為大學校園中使用頻率極高的“關鍵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9所國內高校發出《團結協作聯合攻關依靠科技戰勝“非典”》的倡議后,眾多學子參與本校攻克“非典”科研小組;醫學類高校學生紛紛要求請戰抗擊“非典”一線;清華大學志愿者為SARS病毒生物芯片檢測臨床試驗提供了150份正常人血樣,支持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中心SARS病毒基因芯片的研制……一群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大學生在抗擊疫情中的青春擔當。在這次抗擊疫情中,42000多名援鄂醫務人員中,“90后”“00后”成為主力,占到近三分之一數量;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黨員沖鋒在醫療前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組建400余人的“寬仁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擊隊”;在社區、鄉村疫情防控第一線,大量返鄉大學生一呼百應,為家鄉抗疫貢獻青春力量……他們有的發揮自身醫療優勢,成為最美“逆行者”;有的發揮科研優勢,爭分奪秒科技攻關;有的發揮專業優勢,志愿服務社會;有的奉獻愛心,支援戰疫物資……他們把抗疫一線當作課堂、用志愿服務刷新成長時速,把抗擊疫情作為自己最好的成長禮。習近平總書記3月15日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對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交出的合格答卷予以充分肯定,“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二、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時代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來,抗擊疫情的歷史既磨礪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也成就了青年大學生的生力軍角色擔當。新時代,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促進大學生理解責任擔當的深刻意蘊、增強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自覺、淬煉大學生的擔當本領、提升大學生的擔當能力,對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塑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價值,是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根本問題的回答。
1.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題中應有之義
馬克思描繪的未來社會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個人發展的最高境界。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就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鄧小平提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德智體美勞”就是對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強大學生使命擔當作為新時代育人目標越加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不可能一馬平川,必定要繼續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這都需要培養具有全面發展素質和過硬本領的建設者來擔負起應當有的責任。可見,責任擔當本來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題中之義。
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加深對責任擔當深刻意蘊的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擊疫情中,以“世界公共衛生史上最具勇氣、最為重大的舉措”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護了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貢獻,生動詮釋了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責任擔當??箵粢咔橹?,“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展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面貌?!薄皬V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薄叭珖鞯貓猿忠环接须y、八方支援,各地區前往湖北和武漢支援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聞令而動,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用全國上下共同戰疫、充分體現出來的不畏艱難、頑強拼搏、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的精神狀態和意志品質教育大學生,使之明確:只有將個人成長成才與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苦練本領、增長才干,方能成為能擔當、敢擔當的一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不負韶華、不負青春。
2.造就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本來應然規定
黨和國家一貫強調造就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本質上要求青年大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文化知識,更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確提出,以培養“共產主義社會的全面發展的新人”為宗旨,即“既有政治覺悟又有文化,既能從事腦力勞動又能從事體力勞動,而不是舊社會的只專不紅,脫離生產勞動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薄凹t”,強調的就是要有社會主義的政治覺悟。高校人才培養,就是要引導青年大學生具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進而保證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所強調:“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當代青年大學生應有的擔當,青年大學生具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續奮斗的擔當自覺,才能理直氣壯加入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跑”。
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能幫助大學生解開戰勝疫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密碼”,引導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自覺。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次重大考驗。應對大考,如何交出答卷,蘊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密碼、制度密碼、精神密碼。“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職責。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睂Υ髮W生進行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是高校造就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本來應然規定,就是要引導大學生透過中國共產黨應對疫情大考時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擔當作為,解開戰勝疫情的理論密碼、制度密碼、精神密碼,進而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好”,最終達到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信念的教育目的。
3.塑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然應該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時代的新體現和新要求。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新人,一定要具有擔負起民族復興大任的精神和能力。新時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著考驗?!拔覀兠媾R的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使命?!薄皩V大青年來說,這是最大的人生際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驗?!秉h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繪制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對于青年大學生而言,是難得的人生機遇。“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們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處于戰略機遇期,也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更需要有擔當精神和能力的人前赴后繼、接續奮斗。塑造這樣的人,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教育。
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充分利用抗擊疫情“社會大課堂”,有助于淬煉大學生擔當本領,提升大學生擔當能力??箵粢咔槭侵袊伯a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面臨的一場斗爭,既是戰場,又是課堂。抗擊疫情是一次價值觀教育,通過一個個抗擊疫情的生動事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大局觀、是非觀;抗擊疫情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不怕犧牲中感受中國精神的磅礴力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抗擊疫情是一場科學法治教育,鐵的事實告訴大學生,只有相信科學、依靠法治,才能鑄就阻擊疫情的盾牌利器;抗擊疫情是一場生態文明教育,讓大學生明白,對大自然的破壞,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抗擊疫情是一場生命教育,使大學生懂得敬畏生命、正視挫折、遵守規則;抗擊疫情更是大學生責任擔當的“大練場”,大學生通過投身疫情防控實踐體悟擔當、學會擔當??傊咝K枷胝喂ぷ鳎浞掷每箵粢咔椤吧鐣笳n堂”,讓大學生在接受教育中提高自己認識問題的水平、提升自己的科學思辨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維視野、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大學生的擔當本領得到淬煉,大學生的擔當能力得到提升。
三、做好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路徑選擇
毛澤東曾形象地指出:“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者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者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弊龊么髮W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路徑選擇,就是解決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條“河”的“橋”或者“船”的問題。做好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其重要路徑在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通過講好抗疫思想政治理論課、用好抗疫英雄榜樣力量、選好參與防控抗疫方式、建好抗擊重大疫情教育基地等,切實增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的實效性。
1.講好抗疫思政課,增強大學生責任擔當自覺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庇脧氐椎睦碚摗罢f服”學生,是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必然要求??箵粢咔榉从场爸袊俣取薄爸袊α俊薄爸袊省薄爸袊鴾囟取钡闹袊挂吖适聻樗颊n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蘊含著深刻的理論內涵。抗疫思政課加強大學責任擔當教育,就是要講清楚抗擊疫情中“徹底”的理論,從而增強大學生責任擔當的自信自覺。
第一,講清抗擊疫情中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疫情發生之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深入抗擊疫情第一線,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作出指示和批示。黨中央堅持全國一盤棋,統攬全局、協調各方,迅速建立起群防群控的疫情阻擊人民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抗擊疫情讓人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風險的強大能力,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二,講清抗擊疫情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在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史無前例的疫情阻擊戰中,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社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國家體制與人民萬眾一心有機結合起來,迅速組織動員形成強大合力,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并轉化為了抗擊疫情的強大效能。同時,抗擊疫情讓世界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能力的顯著優勢。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評價:“中方行動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第三,講清抗擊疫情中中國精神的磅礴偉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痹诳箵粢咔橹校瑥闹醒氲降胤?、從城市到農村、從單位到社區、從關鍵人物到普通個人,全國14億人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匯聚成了抗擊疫情的磅礴民族偉力??挂咚颊n要向大學生們講清楚抗擊疫情中這些深刻的理論內涵,幫助大學生找到戰勝疫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密碼”,奠定大學生自覺擔當基礎。
2.用好抗疫英雄榜樣力量,激發大學生責任擔當情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教育因其具有的生動性、示范性、感染性、激勵性等特征,在契合大學生心理,激發大學生情感,達到教育與學生思想實際同頻共振上發揮著獨特優勢??箵粢咔橹校c疫情較量的各條戰線上的奮斗者們,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回答了什么是責任擔當,他們是民族的英雄,是時代的楷模。“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弊龊么髮W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充分發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用好抗擊疫情中的英雄榜樣力量,切實實現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進而激發大學生責任擔當情感。
第一,用抗擊疫情典型感染大學生。在抗擊疫情中涌現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抗疫典型、英雄。他們有的是優秀共產黨員,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有的是“逆行”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最危險的第一線,擔當起抗擊病毒、保護生命的重任;有的成為抗疫英烈,用生命守護生命、用生命踐行使命。例如,85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在給出“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的研判和建議后,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自己漸凍的身軀,托起了抗疫信心和希望,“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等等。對大學生的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要充分運用各種形式、各種載體向大學生宣傳這些抗疫典型、英雄的事跡,宣傳他們對黨、對人民的忠誠和擔當,讓大學生從中受到感染。第二,用戰疫一線榜樣激勵大學生。疫情發生之后,與疫情較量的每一條戰線上都有默默奉獻的擔當者,他們是大學生學習的榜樣。抗疫一線的普通醫務人員、戰疫防線上的社區工作者、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護者、一個個網格員、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志愿工作者……還有大量的活躍在一線來自高校的師生志愿者,他們有的是疫情防控的科研者,有的是宣傳員,有的是交通卡點的守門員,有的是物資轉運的勤務員,等等。他們都是逆行者、堅守者、奮進者、奉獻者。加強大學生抗擊疫情責任擔當教育,要通過各種方式、借助各種平臺,把這些一線榜樣們不畏艱難、沖鋒在前的抗疫故事講給大學生,使之與大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精神契合,激勵大學生愿擔當、勇擔當。
3.選好參與防控抗疫方式,引導大學生責任擔當體驗
“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崩碚撆c實踐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方法,具體而言,就是要做到“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只在課堂上、校園里是遠不夠的,要利用抗擊疫情實踐大課堂,選好適合大學生參與防控抗疫的實踐方式,引導大學生在抗疫實踐中體驗責任擔當,啟發大學生將提高責任擔當本領與自身成長結合起來,真正懂擔當、能擔當。
第一,組織大學生奮戰在抗疫一線。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社區是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大量返鄉返家大學生參與到社區、鄉村的疫情防控中。他們是“戰斗員”,參加人員排查、應急值守、巡邏防控、清潔消毒;他們是“宣傳員”,解讀防控措施、防控規定、及時向居民、村民發布權威信息、宣傳衛生防疫知識;他們是“保障員”,做好防疫物資、生活物品的登記采購、有序發放,為有困難的群體提供服務保障等。大學生們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參加抗疫實踐,在用青春力量守護家鄉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中體悟擔當意義;第二,發動大學生參與抗疫保障服務。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各高校廣泛發動有醫學背景的大學生發揮專業特長,進行病毒相關知識的宣傳講解,幫助人們消除恐慌心理;有心理學知識的大學生為人們提供心理干預和疏導;同時,為停課在家的中小學生,特別是醫護人員、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子女提供功課輔導等。這樣的實踐舉措,使大學生能運用所學為抗疫作貢獻,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第三,要求大學生“宅”家學習研究。疫情期間正值高校寒假,絕大多數大學生回到家里。適應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要求大學生們“宅”在家中、做好自身防護,嚴守學校規定,進行網上學習,這就是對抗擊疫情的擔當和貢獻。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高校將陸續返校復學,這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抉擇,是對大學生進行擔當教育的生動案例,培養了大學生的擔當精神、歷練了大學生的擔當本領。
4.建好抗擊重大疫情教育基地,形成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長效機制
建立教育基地能生動形象、直觀真實再現曾經發生過的場景,因具有一定的物質載體,有利于教育資源長久發揮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2008年汶川地震后,建立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啟示著一批又一批大學生銘記歷史、傳承抗震救災精神,在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箵糁卮笠咔樽鳛榇髮W生責任擔當教育的特殊教育資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對激發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情感、啟發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自覺具有獨特的教育優勢。災難終會過去,抗擊疫情的歷史也終會載入史冊。建好抗擊重大疫情教育基地,使其成為長期的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的資源,有利于完善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的常態化機制。
第一,建好抗擊重大疫情紀念館。建立抗擊重大疫情紀念館,主要是指充分發揮情景式教育和體驗式教育的作用,讓大學生們在參觀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從而達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建好抗擊重大疫情紀念館,要充分運用圖片、音像、VR技術等,立體再現疫情及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景,包括:疫情籠罩下,武漢“封城”、全民抗疫的實境;黨中央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的積極作為;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生動場面;戰疫典型、英雄的抗疫故事;武漢再次“重啟”的歷史時刻,等等。通過教育基地的一次學習經歷、一番親身體驗,啟發青年學生們的擔當精神、擔當自覺;第二,建好重大疫情科普體驗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要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絕不能前功盡棄;人類將在命運共同體理念下,與各類疾病、疫情作斗爭。建立重大疫情科普體驗館,讓青年學生們通過多樣的方式認識病毒的來源、病毒致病的機理、疫情產生的原因、傳播的途徑以及疫情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等,從而深刻理解到抗擊疫情的科學本質,理解到人類只有不斷提高認識自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激勵青年一代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偉大實踐中“由磨礪而出彩”“因奮斗而升華”。
[責任編輯:張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