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課堂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各地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開展線上教學,“空中課堂”順應“互聯網+教育”的時代潮流登上了歷史舞臺,改變了教育生態。
說學教育為網絡教學奠基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第三小學自2011年啟動說學教育改革實驗,9年的成功教育經驗為說學教育轉化為“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生態奠定了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實地經歷了線上教學后,我校越發認識到說學教育在網絡教學中?的實用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學教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高品質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他們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說學教育提倡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學習,我校設計了“231模塊”,將學習活動分為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兩個模塊,使學習過程從自主學習到合作學習再到探究學習循序漸進。除此之外,我校確定在學習過程中采用“學講練”的方法策略,明確學習要從學生的“學”開始,再到教師的“講”和學后的“練”,一切按照教學規律層層推進。
學習是無需提醒的自覺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到要培育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的關鍵能力就是學好德智體美勞的學習能力。
提到學生在家中學習,大多數人眼前通常會浮現學生在家心不在焉看書的情景。疫情前幾乎沒有人相信線上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疫情期間家長不得不接受學生通過網絡居家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曉聲先生說“文化是無需提醒的自覺”?,學習同樣應該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有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習慣好不好,這兩個問題直接影響了這次線上教學的教育質量。學生居家學習時,如果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按照自主學習的方式一步一個腳印,成績會越來越好,學習能力也越來越強;如果沒有學習計劃、目標,面對課程一臉茫然,那很可能無所事事,不知不覺間會掉到隊伍后面。
良好的基礎是成功的基石,豐富的說學教育經驗讓我校面對疫情大考時,仍能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每一名學生從入校那天起,學校就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說學稿”?引導學生預習,“五環節四動作”規范課堂。教師將“自主合作”“學生主體”“合作學習”“說學藝術”“學以致用”五個要素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學校每一名老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悉心教導,我校學生充分體會到了獨立自主學習的快樂,有能力解決“一個人應該怎么學習”這個問題。疫情期間,我校通過“釘釘直播課堂”開展教學活動,在家里學習的學生幾乎保持了在學校學習的狀態,教師的線上教學也相對輕松自然。
說學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說學教育在實踐中獲得認可,使其所提倡的說學方式受到關注。說學就是說和學、說中學,學是主語,說是定語。學有學習、模仿、講述、說、講學等意思,說有解說、說明、講說、告知、評議、學說、觀點、推理等解釋。從中我們可以提煉出的說學方法有:學、讀、練、講、解、告、評、議、思、辯等幾十種。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基于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說學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
豐富的說學方法特別適合疫情期間的學習形式,學生在新的教育生態中,采用此方式學習可以獲得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空間。學習空間可以自由,學生的學習狀態要盡可能地放松,但學習過程始終需要努力,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不會輕易獲得,進步需要一點一滴積累,能力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儲備。學生的成長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過程,靜待花開。為了讓學生充分利用說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我校開設了“說學課程”,辯論、演講等幾門趣味課程進入了線上教學的課表。和在學校一樣,學生會提前準備材料、進行課前預習(練習)。在進入釘釘直播空間后,學生一個個大膽自信的陳述展示,使教師堅定了以說學教育方式繼續開展教學活動的信念;使家長相信了學生擁有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自己獲得了拼搏向上的勇氣。
習慣自立促進成長
說學教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關鍵的是在學生內心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培養自立習慣。自立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上有所見解、有所創新,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我校在面對疫情、創新“互聯網+教育”網絡教學教育生態時,對學生提出了要習慣自立的新要求。魯迅說“立國必先立人”,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可見習慣需從學生時代抓起,不僅有益于學生個人發展,對國家、社會的發展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基于此,我們提出“教育在立人,立人當自立”。自立就是學會自我管理,自立就是學會自主學習。習慣自立是讓自立成為一種無需提醒的自覺,還有一層引申義是讓好習慣成為一種無需提醒的自覺。無論哪層意義,都說明在“互聯網+教育”的網絡教學全新教育生態中,學生要想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需要習慣自立。
我校通過說學教育創新了教育生態語言,除此以外,我校緊緊盯住“閱讀”這一教育靈魂。閱讀是一座燈塔,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學生在閱讀中也要習慣自立,保持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學校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推薦閱讀書目,實施閱讀打卡,開設閱講課程,落實閱讀評價。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我校打造了一條閱讀良性生態鏈,有效地提升了閱讀質量。
(作者系“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工程江蘇基地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