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芬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并要求廣大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同時,要求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近年來,石家莊市教育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相繼實施了“三支隊伍”培訓、“百千萬”名師培養工程、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特崗教師計劃等等,著力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教師隊伍。同時,也涌現了一批多年扎根鄉村,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播撒希望和激情的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用平凡而偉大的實際行動抒寫了自己人生華美的篇章。他們為了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各自撐起了鄉村教育的藍天,他們是泥巴地里真正的“大先生”。
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中學的單軍方老師,扎根鄉村28年,一直勤懇耕耘在鄉村教學第一線。他使一所招生困難、瀕臨關閉的鄉村初級中學在絕境和逆境中重生,熠熠生輝地閃耀在“古中山國”的這片沃土上。他是真正的鄉村教育逆行者,他堅持用“緣分”喚醒“大家庭意識”,精心打造出了一支團結奮進、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教師團隊。
石家莊市元氏縣蘇村中心小學的楊栓平老師,從1988年7月開始在元氏縣第三中學任教,其間連續10年擔任高三畢業班語文課教師及班主任。2009年,楊栓平任蘇村中心小學校長。他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更全身心地致力于鄉村教育事業。
石家莊市井陘縣小作中學的梁國生老師,一直致力于校園文化創建工作。在小作中學主持工作以來,該校先后獲市中小學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石家莊市文明單位、最美鄉村書屋等榮譽稱號。他帶領大家將一所鄉村學校變為能讓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大平臺。
鄉村教師托起了山里孩子的未來——簡陋的教學條件和簡樸的生活條件沒有讓他們退卻,而是用人民教師的責任感為孩子們獻上了高尚的愛心。老師在廣闊的田野上播種希望,哺育童心成長,像母親一樣給予稚嫩的生命愛的營養。在鄉村的教室里,為渴望飛翔的孩子,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為了保證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接下來,我們將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為他們提供細致周到的關懷,提高福利待遇、提升社會地位,以增強他們的獲得感、榮譽感、使命感。同時,也希望全市廣大教師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師德修養、提升專業素質,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筑夢育人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砥礪奮斗、繼續前行,在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出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