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思維日志課程”教學成果是借助大連工業大學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優質特色合作辦學平臺,由中英雙方優質師資團隊共同探索和不斷完善的創新課程模塊。反思日志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反思性思維能力,在學習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反思性思維能力貫穿在每個環節。它可以使學生整體性、動態性的整理自己所有的學習經歷、材料、想法等等。
課程包含一系列針對項目學習過程的前期資料、調研材料、研究方法的收集與分析整理以及由此延伸并發展出的大量藝術設計實驗、制作技巧整理與總結。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保留中方課程的特色內容,引進和消化英方核心專業課程的內容和教案,教學項目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自我評估價值體系的建立、團隊評價以及對真實設計情景的角色扮演方法運用,為教學課程核心評估標準,并通過一篇專業性學術論文進行記錄總結。
一、 特色化的模塊課程目標:
1、 通過“反思性思維日志”的課程,促進提升學生自我批評與反思能力。
2、 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對專業實踐技能模塊課程中的項目進行批判式的記錄、分析以及反饋。
3、 通過對現有知識的掌握與創意輸出的技巧,來發展一系列有體系性調研技巧。
為期8周的教學任務中,分別通過整體認知理解訓練、實踐理論案例相結合訓練、輔助學術資源調研實踐和小組與個人輔導幾個基本教學方法方法使學生對“反思性思維日志”課程有多維一體的感知。
二、 創新性的課程培養目標:
知識與理解技能
成功完成此模塊學習之后, 學生需要能夠展示他們對整個知識體系的理解,具體如下:
1、 與創意相關的關鍵理論和情境性主題。
2、 根據作品發展所引發而生的批判性反饋。
3、 針對專業實踐模塊課程中的實踐練習與相關調研方法的應用。
認知思考技能
成功完成此模塊學習之后, 學生能夠對設計思維的認知與思考上具備以下能力:
1、在理論框架內,根據創意想法作出相應的判斷與決定。
2、識別并選擇不同的制作方法,以推進創意想法。
3、通過反思日志,以創意相關的視覺或文字信息對實踐技巧進行探索,反思,評估。
4、發展作品中的實踐性、技巧性以及情境性在設計過程間的復雜關系的批判性反思。
關鍵轉換性思維技能
成功完成此模塊學習之后, 學生能夠在轉換性思維方面具備以下能力:
1、 展現良好的組織技能。
2、 通過文字、技術以及視覺的方式對創意想法進行有效的傳達。
3、 對創意過程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并以此去發展專業實踐模塊中的作品 。
4、 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有效的安排設計節奏。
三、創新性課程實踐:
1、自我評估實踐:
教師在“反思性思維日志”模塊課程訓練中,要求學生詳細的整理分析藝術設計項目中的行動、評估、測試、反饋環節。如此讓他們回顧已完成的設計項目并且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將反思成果投射于未來的學習和項目當中。課堂上,教師通過一系列完整而成熟教學計劃體系包括:工作坊實踐、學生課堂演講、團隊方案展示、輔助設計案例分析,并引領學生認知“自我評估實踐”的每一個環節。
在對項目中“自我評估實踐”進行反思性回顧的過程里,通常學生會出現以下常見的問題:
(1) 反思性寫作中,缺少理論調研依據。描述性的語言過多,導致反思批判性的項目分析不夠深入。因此學生被要求使用更多的關鍵性設計理論以及與他們的創意相關的情境性主題。
(2) 學生需要對設計項目的發展過程、來龍去脈以及每一個想法的產生和決定進行更多價值評估和評判性的反思。
2、學術資源調研實踐:
在學術資源調研實踐訓練中,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國際化教育資源共享途徑,包括:中英校園電子圖書館資源、國內外網絡輔導課程、享有國際化學術前沿資料的圖書館等。實踐課程主要向學生介紹了引用理論資源的重要意義,如何引用理論資源,如何選擇被引用資源,以及哈佛引用系統的基本規則,以此來嚴格規范學術論文的格式,引導學生下意識的去細讀、精讀并分析更多相關的設計理論資料。通常,在高考體系模式下,中國學生在大學之前缺少主動閱讀習慣,因此更多學生傾向于以“測試為驅動“的學習模式。所以在這個學習環節中,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文中必須出現理論性的引用,并結合設計項目主題具體分析引用理論對于自我創作的價值意義。
3、反思性思維輔導:
在個人輔導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而不僅僅是停留的表面上對設計問題的反思。 通過反思性思維輔導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后對設計思維的方法論,主動進行自我批判性思考,在個人輔導的時候教師需要角色帶入,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重新審視如何更好的去反思一個設計問題。
4、 課程輸出與評估反饋:
創新性評估反饋系統,區別于單一教學成果檢驗:只在課程結束給學生以反饋。本評估體系在課程中期及時給學生做以“形成性評價”,激勵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并在課程結束之后針對作業綜合完成情況給出“終結性評價”。
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技術的過程,同時也包括研究學習的方法,以及如何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效率。反思批判性的思維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回顧所學到的知識,并引導學生思考知識是如何被掌握并運用的這一過程。這會讓學生擁有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對自我學習體系有更為準確的評估與判斷。
反思日志課程作為中英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塊,在本科教育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區別于中式高考教育影響下的中國學生,“反思性思維日志”課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反思的習慣。反思日志不應只是停留在課堂學習的部分,更應該滲透在學生未來完成每一個學科的課程環節中。這樣有益于把學生設計作品中的每一個“踏腳石”連接成線,把每一個實踐環節帶入設計主題,從而獲得在每次實踐中最大程度的進步。
作者簡介:耿瑞(1990.1)女,漢族,遼寧,碩士,大連市人,南安普頓國際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