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的主體,與新時代共同前進。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大學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對于抗擊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大學生作為一個不容被忽視的、極易受影響的主體,其反應和言行對社會的影響極為明顯。地方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引導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應對和管理突發事件、促進地方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實質作用。本文主要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斗爭為例,總結了新形勢下高校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實踐以及理論思考。
關鍵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高校;大學生;思想動態
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公共衛生危機的發生,極大地危害和影響了公共財產、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福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校主動引導大學生思想動態是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期間的必要,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利契機。
一、高校做好引導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思想動態工作的重要性
(一)響應國家號召,下好“全國一盤棋”
“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面對目前共同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此時生命重于泰山,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關系到國家穩定和人民健康與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昂揚斗志,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遵循。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引導和激勵大學生的工作,對于抗擊新型冠狀肺炎具有重要的實質作用。面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高校的責任擔當和應對公共危機的應急能力是凝聚廣大大學生群體力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幫手。
(二)引領思想動態,做好高校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中國正處于公共危機之下,我們正處于抵抗新型冠狀肺炎這場大考當中。這場大考正是高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好契機,為做好學生思政教育提供了鮮活、豐富的案例和素材。高校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緊緊地跟好時代的發展,牢牢地抓住當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因時制宜、因時而動地去在廣大學生當中深入厚植愛國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抗“疫”的實踐精神和貢獻精神。
(三)強學生擔當,促成長成才
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政治站位是大學生成熟成長的關鍵標志,也是體現大學生責任擔當的重要時刻。在這一場對抗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和阻擊戰面前,大學生這個影響力大、創新意識強、行動能力強的獨特群體,應發揮著特有的且實質的重要作用,有序參與到疫情防控和抗擊工作當中,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價值。而高校正是影響大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選擇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堅定和增強大學生對于戰勝疫情信念的有力力量。
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引導大學生思想動態的有效著力點
(一)及時發聲,引領動態
1.及時發聲指導
新型冠狀肺炎這場斗爭的開始,對于當代大學生群體而言,是陌生而嚴峻的。他們接受著來自各大線上渠道的報道和信息,很多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戰“疫”開始處于不穩定、不自信之中。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衛生公共事件,大學生難免會因為生活閱歷和心理準備的缺少出現恐慌和心理壓力。疫情防控下,對于高校而言,是一場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硬仗”。高校的及時發聲指導在抗“疫”開始,起到了穩定人心、激勵人心、加強科學防控、普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實質作用。各高校及時通過線上的方式向身處疫情的學生給予深切的關懷和問候。如江西高校堅持“以家長之愛照顧好孩子們”的情懷,加強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引領。對于學生的恐慌和異常的心理狀況,高校也及時開通了“一對一”心理咨詢、“一對一”心理指導、心理輔導熱線等多樣的形式,幫助大學生做好心理調適,正確面對疫情。各高校第一時間通過微信、QQ等平臺開展關懷和防疫工作,加強學生的防疫意識;同時通過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的力量,與學生進行雙向互動聯系和指導。
2.積極引領動態
及時發聲指導后,各高校積極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全國一盤棋”。有關司局向各地各高校印發《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學組織工作的通知》,從8個方面提出教學組織工作的原則要求。為深入貫徹和落實這一重大指示精神,各大高校對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政課進行系統部署、精心謀劃。高校積極創新,與時俱進,通過在線課程平臺和社交平臺推出有關疫情防控的線上網絡專題系列課程或專題系列活動,去講授抗疫戰斗中的先鋒人物和事跡,加強大學生思想動態的引領,同時去普及疫情防控的科學方法,促進科學防控。如江西師范大學通過線上總論壇和分論壇的形式開展“共話青春戰‘疫”線上主題活動、開展“紅心向黨·齊心戰‘疫”等系列活動。同時全國各高校也積極組織學生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加強愛黨和愛國教育,提升應對疫情的科學知識和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
3.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高校通過給大學生的一封信、開展主題班會、舉辦主題文化節等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促使大學生積極學習防疫知識,自覺遵守各種防疫要求和配合各地的防疫制度,積極強身健體,保護好自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生命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短板,此次戰“疫”正是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生命觀教育、理解生命的真諦的契機,可進一步促進大學生成長為有擔當、有責任的民族復興者。
(二)細心普查,鋪開廣度
在疫情面前,高校對于疫情的防控、學生的管控必須采取積極行動而且要精準到位。一些高校通過線上平臺實現“人盯人”的方式,建立工作臺賬,實現“日報告、零報告”,時刻掌握學生的實時動態,通過釘釘等軟件開展疫情防控排查、報送工作,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出行情況,加強防控力度。
(三)精準施策,開展幫扶
物資:專遞防護物資、發放專項補助、流量通信補助。全國各高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于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發送口罩等緊缺的防護物資,從硬件上幫助學生做好防護。對于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和建檔立卡的學生開展資助,落實臨時困難補助發放,做好資助服務工作。除了發放家庭經濟困難臨時補助外,一些高校助力“停課不停學”,發放流量通信補助。
三、結論
疫情之下,你我同心,凝心聚力,方能共克時艱。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是對高校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的考驗,又是對大學生責任和擔當意識的大考。高校在這一場大考面前,通過及時發聲指導、細心普查、精準施策等有效的方式,著力于積極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大學生筑起防疫青春長城。
主要參考文獻
[1]楊濤.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促進大學生成熟成長的方式方法探析[J].理論建設,2020,1:1-3.
[2]張立學.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個著力點[EB/OL].光明網,2020-2-9.
[3]黃鵬舉.你們是學校最牽掛的人——全國各高校出實招助力湖北籍師生戰勝疫情[N].中國教育報,2020-02-28(新聞·要聞).
[4]章勇.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方法論意義[EB/OL].http://www.cssn.cn/gd/gd_rwxn/gd_gdxc_1697/202003/t20200311_5099692.shtml,2020-03-11.
[5]劉桂穎.高校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反思 ———以X高校防控諾如病毒為例[J].政策與商法研究,2019年,第32期:148-150.
作者簡介:周文渝(1999.06-),女,湖北省枝江人,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師范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