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裴 唐露英
摘 要:立足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校隊實際,通過文獻綜述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分析現階段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校隊在管理和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解析,旨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羽毛球校隊;管理;訓練
羽毛球運動在中職學校里有著較廣的受眾,它隔網對抗的特點可適應不同年齡、體質和運動水平的對象。青少年練習羽毛球可以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機能等。故我校羽毛球隊自建立以來就格外受到學生青睞。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我校羽毛球隊建設的基本情況,來完善對羽毛球校隊的管理,為校隊的長遠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隊隊員(包括2018-2020級)和校隊指導老師為研究和訪談對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為了獲得準確、客觀的資料,在查閱一定資料和文獻的基礎上,針對所研究的內容,制定了訪談題綱,對校隊指導老師和隊員進行了訪談。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隊管理現狀分析
1、隊員的選拔及隊員組成現狀
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隊正式成立于2015年,從最初的1名指導老師,6名隊員,發展成2名指導老師,20名隊員,社團每年還有20人作為后備人才儲備。訪談得知,在隊員的選拔上,多為隊長組織隊里隊員先對社團成員進行招新,選拔方式通常為揮拍、折返跑、對打等測試成績,運動水平突出有往年參賽經驗的可直接進入校隊進行訓練,其余進入社團進行基本技術和步伐的練習,社團訓練期間再進行二次選拔,擇優錄取。
由于新生有羽毛球運動基礎的寥寥無幾,而且在正式進入校隊訓練之后,隨著訓練時間和訓練量的增加,尤其是競賽期間的集中強訓,有部分隊員會由于缺乏毅力,感覺訓練枯燥,訓練時間和其它興趣課沖突、經濟支出有限等原因,退出校隊,導致現階段的隊員儲備不足,對球隊的延續性造成不良影響。
2、隊伍的管理
關于校隊的日常管理,是由老師布置訓練任務,隊長和副隊長協助老師輔導其他隊員訓練及其它后勤保障等工作。此舉可以提高日常訓練效果,同時鍛煉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但因隊長和副隊長的技術水平、經驗有限,在訓練中往往不能及時糾正其他隊員的錯誤動作,偶爾還會發生運動損傷的負面事情出現。
3、場地、設施及后勤
校隊自成立以后在各大賽事上屢獲佳績,為校增光加彩的背后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場地和設施方面,我校有兩個羽毛球館,16塊場地,場地充足且免費供球隊使用,為校隊訓練提供了基礎保障。在學校的資金支持方面,每年學校有大約2萬左右的訓練經費,另外每年購買8-10箱羽毛球用于校隊訓練和比賽,但是因羽毛球項目是屬于高消耗器材,目前經費依然滿足不了校隊的需求。
(二)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羽毛球隊訓練現狀分析
1、校隊訓練計劃安排
羽毛球校隊的日常訓練是提升競賽水平的核心環節,如何科學安排校隊成員的日常訓練已經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校隊年度訓練計劃分為三個階段:備賽期、競賽期和調整期。訓練頻次方面,備賽期為一周兩次,競賽期為一周四次,調整期為一周一次。在訓練時間方面,每次老師指導兩個小時,視情況適當延長1-2小時由隊長負責自主練習。針對不同的訓練階段,安排了不同的訓練內容和訓練強度。在備賽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羽毛球基本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戰術和固定與半固定球路練習;第二階段是在鞏固提高基本技術、理論和戰術的基礎上,強化半固定與不固定球路練習,單項基本技術組合和基本球路的強化與綜合球路的組合練習,基本技術與組合訓練應提高到位擊球能力,加強基本技術單線與復線結合訓練和各基本技術的綜合訓練,提高落點準確性。在競賽期主要是以固定、半固定和不固定線路練習和綜合技術、戰術訓練為主,提高比賽能力;加強專項步法和各種輕負荷力量訓練;內部循環賽結合各單項基本技術組合與球路以及個人特點的組合訓練。調整期主要是做好參賽總結和訓練總結,整頓思想作風,整頓組織紀律,學習技術理論知識,觀看教學視頻訓練。
2、梯形隊伍建設情況
近幾年新生幾乎沒有羽毛球運動基礎,更不用說高水平運動員,中職學校學制是三年,從基礎帶起到可參賽要兩年時間,導致現階段校隊成員運動水平相比較2018年大幅度下降,且目前隊員主要是以3年級學生為主,一、二年級出現斷層現象;此外由于競賽期訓練強度大,學校對校隊隊員沒有訓練補助,除競賽服裝外羽毛球所需的日常用品如球拍、球鞋、拍線、手膠等均需自費購買,沒有辦法激發學生對羽毛球訓練的興趣,現階段大部分社團的學生都不愿意加入校隊,難以形成梯形隊伍建設。
我校僅有1名指導老師是羽毛球專項,但不是運動員出身,自身運動水平有限,缺乏技術指導經驗,平時又少有羽毛球技術進修機會,某種程度上來說,指導老師的專業水平不能滿足校隊訓練的需求。而且指導老師在擔任校隊教練的同時還要兼顧體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導致指導羽毛球校隊的訓練時間和精力得不到保障。
三、結論與建議
(一)校企合作,引進企業贊助,用于校隊建設,保證羽毛球隊的參賽經費,適當地增加校隊隊員的補助;豐富訓練手段,激發隊員訓練的積極性;開展多級別、多形式的羽毛球比賽,制定獎勵機制,激發隊員參加高級別賽事的興趣。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視指導老師羽毛球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提高,制定獎勵機制,激發教師工作激情,鼓勵和增加教師外出進修機會。
(三)引進新模式,和羽毛球俱樂部合作,俱樂部對學校進行校隊建設,羽毛球運動水平突出的俱樂部可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姜小峰,張楠.延安大學羽毛球建設和管理現狀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02-105.
[2]雷小明,劉玲,陳劍.玉溪師范學院羽毛球校隊建設與管理現狀分析[J].教師,2017(26):107.
作者簡介:
張曉裴(1988-),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唐露英(1990-),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