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舉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新能源產業是我國戰略性產業之一,在社會經濟體系的改革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網系統的發展是國家光伏產業重點工作內容,其中涵蓋了大功率并網逆變器研發、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鉆研等。除此之外,光伏產業重點工作內容還包含光伏系統驗收檢驗、對優質企業單位進行光伏應用系統的認證、檢測等工作。光伏發產業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多種類職業,使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專業有了新的變革。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能夠將人才培養目標體現出來。本文以光伏發電企業人才需求、行業發展現狀為基礎對專業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改革策略。
在制定光伏發電應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應由專業教師、院校領導、企業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并以實際教學現狀、行業發展、企業人才需求為依據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制定與改革。光伏發電專業與相關企業存在合作關系,能夠及時接收到實時的行業信息,除此之外,企業還能為學校提升設備、技術等資源的支持。高職院校應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提升實踐教學力度,并以企業用人需求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與此同時,學校還應提升對學生專業素養、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為社會、企業培養出大批量應用型人才。
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的改革對人才培養模式有直接影響。校企應以行業用人標準為依據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實施頂崗培訓模式,將行業標準與教學方案相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及社會能力。詳細人才培養計劃見表1
表1 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計劃
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學生主要面向光伏系統設立、施工、電氣技術專員、光伏組件工藝專員、光伏項目管理專員等工作崗位。因此,院校應提升對學生工作精神、職業素養、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視程度,學生只有具備光伏應用系統、光伏企業管理、光伏系統設計的專業能力才能夠勝任相關工作崗位。光伏發電應用專業教學方案的調整應改變傳統課程體系,將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核心,將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為教學主線,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想要對光伏發電應用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有效改革,就應將院校與企業結合,以實際崗位需求為依據使學生的工作能力得以提升。與此同時,還應創建與工作崗位存在緊密關聯的課程體系,即專業核心內容、專業平臺內容、公共平臺內容與專業拓展內容。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將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及專業能力為中心全面提升學生職業技能與素養,通過對課程結構的調整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在傳統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灌輸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今教學需求。以課程體系為依據,將當今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相結合,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將工學結合落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完成項目作為教學目標舉辦相關教學活動。在項目教學過程只中,教師應正確處理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將學生實習學習情況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將行業標準融到教學方案中,將完成工作任務為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從而提升其綜合素養及崗位技能。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建、任務驅動等教學方式完成教學目標。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現代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網絡平臺。網絡教學系統能夠為教學與學提供溝通、互動的虛擬課堂。例如,多媒體教學在課程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將多媒體設備引入課堂,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動畫等學習資料,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網絡教學,學生能夠通過相關在線網站對光伏發電知識進行了解學習,從而提升自身專業技能;例如視頻學習,學生能夠通過觀看實際工作過程錄像、工作過程演示等視頻熟練工作內容。教師應通過現代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專業邏輯思維能力,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現代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能夠減輕教師教學壓力,針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師不用反復操作演示,會留出更多時間對學生操作性問題進行指導。
在對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不光要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還應提升對基礎教學設施的創建力度。基礎教學設施中包括師資隊伍、實訓教室、實習基地。實習基地及實訓教室的創建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直接關系,除此之外,對其專業認知與職業素養的也存在直接影響。師資隊伍的建設能夠使整體教學質量得以提升。因此,高職院校應提升對師資隊伍與基礎教學設施的創建力度。實習基地的創建主要包括校外實習基地與校內實訓教室的創建,實習基地的創建是完成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師資隊伍的創建指的是以實際教學情況為依據,將教學與研究、綜合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培養、能力培養與技能培養三者相結合。與此同時,院校還有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及教學方式的培訓,使其教學方案與行業發展現狀相符,并使自身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是直接面對國家新能源產的專業。該專業有著極強的針對性,是實踐性人才與理論性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由此可知,光伏發電應用專業教學模式及教學質量與光伏行業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在當前市場中,緊缺新能源高素質人才,與此同時,人才教育質量對專業的發展有直接影響。課程體系是決定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也是院校管理水平、師資隊伍質量的具體體現。因此,想要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人才,教師就應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將行業優勢得以發揮,將市場人才需求與行業發展方向相結合制定合理的教學體系。課程內容的建設是進行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途徑。師資隊伍及實訓基地的創建能夠給予學生優質學習條件,使其應用性技能得以提升。根據本文敘述可知,想要使光伏發電專業有更加長遠的發展,就應對其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專業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相符。在教學體系改革過程中,應將專業特點與行業人才需求相結合,改善傳統教學方式,采取項目式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升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除此之外,院校還應提升實踐基地與師資隊伍的創建力度,實踐基礎的創建能夠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專業認知,師資團隊的創建能夠提升專業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