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圖書館 山東·濟南 250012)
真人圖書館也稱活體圖書館(Living Library,后官方改為Human Library)是基于對話的具有思想智慧的真人書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直接互動的新型信息交流方式。[1]可以理解成真人圖書館是把每個人都看成一本圖書,通過借出真人書的方式,讀者與真人書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溝通,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此增進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了解,是一種不同于閱讀紙質圖書的最直觀的感受。
真人圖書館起源于1993 年丹麥的一次“停止暴力”活動,當時羅尼·勃格在夜晚被刺,這促使他和朋友組成一個非政府青年組織——“停止暴力”,希望通過彼此交流的方式規勸青年人反對暴力。2000 年該組織在羅斯基勒音樂節舉辦了一場活動,借出75 本真人書與大家互動,這種活動被稱為真人圖書館。[2]
真人圖書館在2008 年4 月25 日由美籍華裔學者曽蕾在“圖書館2.0 中文論壇”第一次向國內同行介紹,[3]此后國內陸續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石家莊學院圖書館較早嘗試,活動發展較為成熟。
為了全面了解我國學者對真人圖書館的研究情況,筆者利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設置檢索條件為“(關鍵詞=真人圖書館)或者(關鍵詞=活體圖書館)或者(關鍵詞=Human Library)或者(關鍵詞=Living Library)”,檢索日期為2020 年5 月22 日,共計得到中文文獻598 條。
從文獻年度分布來看,國內關于真人圖書館的研究始于2009 年,最早的文獻是林夢笑發表于《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年第2 期的“圖書館活體資源芻議——以活體圖書館(Living Library)為例”。此后,關于真人圖書館的研究呈上升趨勢,2015年達到頂峰(年度發文80 篇),近些年日趨下降。雖然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對真人圖書館的研究有所下降,但對于醫院圖書館而言,這仍然是一個新鮮研究領域。
從發文作者分布來看,同一作者發布關于真人圖書館的論文最多的7 篇,作者是濟寧學院的陳琳,其次是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劉時容,發表6 篇。由此可見,我國對真人圖書館的研究者分布相對分散,沒有突出的帶頭人,真人圖書館的研究和實踐影響范圍較小。
從期刊分布來看,共計565 篇期刊論文發表在197 種期刊上,主要發表期刊是《農業圖書情報學刊》(42 篇)、《內蒙古科技與經濟》(31 篇)、《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4 篇)、《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9 篇)、《圖書館建設》(19 篇),位列前五的期刊發文量約占總量的四分之一。通過發文量較高的期刊分布可以看出我國對真人圖書館的研究還需深入。
從圖書館發展來看,第一代圖書館是將讀者與圖書分隔開來,第二代圖書館強調讀者與圖書的融合,但仍以圖書為中心,第三代圖書館注重讀者體驗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共享交流,圖書館的發展也體現在圖書館空間設計,廣智院新館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劃分充分考慮圖書館復合式、靈活性、特色化發展的思路,著力建設集藏書、研討、展示、閱讀、休閑于一體的文化空間,為創新服務打下基礎。[4]廣智院新館通過空間修繕,將有限的物理空間進一步設計,提供全新的創意空間,打造集紙質資源、電子資源及真人圖書于一體的全新平臺,提供以醫學專業為主的衍生服務。創新空間采用半私密式,既便于讀者安靜地學習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也便于讀者與真人圖書私下交流互動。這樣,讀者可以通過與真人圖書的交流補充傳統紙質和電子資源所無法獲取的信息,又可以利用紙質和電子資源深度學習與真人圖書交流中獲得的新知識點,賦予圖書館交流、創新、體驗等多元屬性,實現圖書館轉型升級。[5]
由于醫院圖書館在規模、資金、人力等方面受限,單靠醫院圖書館自身很難深入、持續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而且,單個圖書館的真人圖書資源有限,因此有必要建立跨系統、跨領域聯盟。[6]通過深化與其他行業圖書館的館際合作,同時加強與行業內各學會/協會等組織的交流,逐步探討、建立合作機制,共享資源信息,以保障真人圖書館活動順利、全面、持續發展。
醫院圖書館主要服務于醫院的科研、教學、臨床工作,不僅醫院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側重專業性,真人圖書館活動開展也應與該主旨契合。真人圖書的采訪以醫藥衛生、生物學專業為主,以科研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主,注重真人圖書的實用性。可邀請醫院某科室的專家,有經驗的科研、臨床工作者,或者邀請院外學者加入真人圖書,通過預約的方式向本院讀者出借真人書,并規定借閱時長,通過問答型的交流實現互動。諸如如何科研立項,如何申請基金項目等問題難以通過傳統資源快速理清,但是通過借閱相關真人圖書可事半功倍。
傳統入館教育一般在新職工入院培訓中以講座的形式推廣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依靠講師對內容的講解程度,讀者往往是單向、線性的了解,[7]再者,入館教育面向全體新職工,對于有特殊資源需求的讀者并沒有真正滿足其需求。廣智院新館可將真人圖書館融入到新職工入館教育,將熟悉館內各類資源,擅長溝通交流的館員作為真人書,借閱給新職工,也可利用入館參觀和講座作為輔助,讓讀者真正了解圖書館的資源,在輕松的氛圍里接受入館教育。
醫院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以館員被動解答讀者提問為主,缺乏主動性,廣智院圖書館可將真人圖書館理念引入參考咨詢工作中,有組織、有計劃地規劃參考咨詢服務,突破現有的參考咨詢模式。首先基于館員的工作內容和擅長領域建立真人圖書書目信息,利用圖書館自媒體對其推廣宣傳,讀者可根據需求預約合適的真人圖書,通過交流互動的方式完成咨詢工作。[7]
要保障真人圖書館活動開展的持續性,首先要確保真人圖書的隱私得到保護,這樣才能消除顧慮,保證活動健康、可持續開展。為了保護真人圖書的隱私,可對真人圖書采用匿名方式進行編目,讀者借閱真人圖書時,禁止以任何方式“損壞”真人圖書,同時雙方需簽訂隱私保護協議,以此保護真人圖書與讀者兩方的隱私。[6]
電子資源的發展使得讀者獲取信息更為便捷,不一定親自到館即可獲取所需資源,這對圖書館造成一定的空間擠壓,圖書館要刷新存在的價值則必須探求新路。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不僅契合圖書館保障讀者獲取信息知識的宗旨,還有利于增強圖書館活力。
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儲存空間,大多數是由已社會化了的、客觀化了的顯性知識構成的,[8]而隱性知識的服務少之又少。隱性知識存在于大腦中,是在自己長期實踐中積累的與經驗相關的知識,往往是一些技巧,不易用文字表達。[9]借助真人圖書館這一形式,圖書館有可能拓展出更多的隱性知識,形成自己的特殊資源,與紙質資源、電子資源共同組成館藏資源,豐富館藏資源類型。
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一般是讀者借閱紙質或電子資源這種單向的流通服務,真人圖書館可以邀請讀者充當真人書,與其他讀者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故事等,“讓當面會談交流成為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改變單向的知識流通,豐富圖書館已有的服務方式。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積極研究、探索創客空間與圖書館服務,但不少圖書館的創客服務僅停留在為讀者提供交流空間這一層面,醫院圖書館對創客服務更是少有涉及。創客空間與真人圖書館相融合,將創客作為真人書,向讀者介紹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從而構建有效地交流平臺,激發讀者創新熱情。[10]
真人圖書館有別于傳統圖書館,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交流平臺,彌補了傳統圖書館獲取文獻的不足,傳統圖書館通過融合真人圖書館活動,深化了圖書館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豐富了圖書館服務體系。
閱讀真人書所學到的知識是閱讀紙質圖書所無法比擬的,真人圖書更生動、形象。但是,真人圖書館目前在國內仍處于起步時期,發展中面臨各種問題,活動形式單一、活動數量不多,尤其是高質量的真人書難以尋找。這就要求我們圖書館要加大宣傳,提高真人圖書館的影響力;吸取經驗,豐富真人圖書館的活動方式;融入自身特色,根據實際情況舉辦適合自身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