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順波 謝欣宇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市場為導向,發揮企業在BIM技術應用中的主體作用。堅持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相結合,普及和深化BIM技術在建設項目全周期的應用,發揮其可視化設計、虛擬化施工、協同管理、提高質量的優勢,為產業鏈貫通和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提供技術保障,進一步提升城鄉建設水平,促進建筑業向綠色化、信息化轉型升級,助力未來智慧城市建設。BIM的本質應該是“建設領域信息化”。國內現在的BIM認知發展是從“BIM=revit”到“BIM=VDC”,現在總體來說仍然處在VDC的認知階段,而且BIM還沒有深入到設計階段。而之所以還處在VDC這個階段,主要原因有3個:
(1)國內科普,尤其是先進技術應用類做的還不夠好。
(2)國內的建筑從業人員編程水平有限。
(3)國內建筑市場不規范。
以下新建工程項目應在規劃、設計、施工及竣工驗收階段采用BIM技術,鼓勵在運營階段采用BIM技術,其中經論證不適合應用BIM技術的除外:
(1)政府投資單體建筑面積2萬m2以上的大型房屋建筑工程、大型橋梁(隧道)工程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2)裝配式建筑工程;
(3)海珠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荔灣區白鵝潭中心商務區,天河區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區,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番禺區汽車城核心區,南沙區明珠灣起步區區塊、南沙樞紐、慶盛樞紐區塊,花都區中軸線及北站核心區等重點發展區域大型建設項目。
除以上應用范圍外,鼓勵其他工程項目開展BIM技術應用。列入BIM應用范圍的建設工程,尚未立項的,建設單位按照下列階段開展BIM技術應用;已立項尚未開工的,建設單位根據所處階段開展本階段及后續階段的BIM技術應用。
(1)在項目立項階段,建設單位自行或者委托BIM咨詢企業編制項目BIM技術應用方案,明確應用階段、內容、技術方案、目標和成效。
(2)在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建設單位組織建立BIM設計模型,并按要求提供BIM設計模型進行審查。
(3)在施工階段,建設單位組織建立BIM施工模型,實現工程項目施工過程可視化模擬、施工方案優化、施工進度和成本的動態管控。
(4)在竣工驗收階段,建設單位組織建立BIM竣工模型進行竣工驗收備案。
(5)在運營階段,鼓勵建設單位組織建立基于BIM模型的運營管理平臺,實施智慧高效管理,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BIM技術應用費用按照規范計算確定。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當建筑面積少于2萬m2時,按2萬m2作為計價基礎計算BIM技術應用費用;市政道路工程、軌道交通工程的造價少于1億元時,按1億元作為計價基礎計算BIM技術應用費用。因工程復雜程度、規模差異和材料設備標準高低造成應用難易程度不同,BIM技術應用費用可上下浮動20%。建設單位對采用BIM技術的工程項目,在項目立項階段,應明確BIM技術應用費用,并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單獨計列。投資、規劃、建設等相關主管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加大BIM技術應用推廣力度,加強實施BIM技術應用的建設工程項目各管理環節的監督管理,保證BIM技術應用落地。對采用BIM技術的建設工程,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審核和監管:在項目立項階段,投資主管部門按照規范對BIM應用相關費用進行審核;在規劃審批階段,規劃部門在規劃審查和建筑設計方案審查環節運用BIM模型進行三維數字化審批;在施工圖設計、審查階段,施工圖審查機構運用BIM模型進行施工圖三維數字化審查;在施工及竣工驗收階段,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項目建設中運用BIM模型進行建設監管及竣工驗收備案。
建設單位應加強能力建設,組織引導設計、施工、監理、咨詢等參建各方在同一平臺協同BIM應用,實現建設各階段BIM應用的標準化信息傳遞和共享。鼓勵行業、企業開展BIM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加強BIM產學研用技術交流與協作,總結和分享BIM技術應用成果和成功經驗,促進全行業BIM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提升,促進BIM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