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豐華
(湖北省羅田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耕肥站,湖北 羅田 438600)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化肥產業也得到了一定的革新,化肥的種類與功能得到了完善,因此在化肥的選用方面就應當針對農作物的實際情況開展,化肥的劑量也應當進行控制。但就目前的化肥施用情況來看,一些地區存在著化肥施用的時機不當、方法不科學、劑量不合適等情況,不僅使農作物的生長受到抑制,經濟效益低,還造成土壤被破壞,為該地區的長期發展留下隱患。這些不能被植物吸收的化肥留在土壤中,可能會給附近的水源帶來污染,化肥中的磷、硫等元素在水中堆積可能造成水源富營養化,水藻繁殖過量,給水中生物帶來危害,從而影響人的生活。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農民缺乏科學的化肥施用方法,盡管社會生活在不斷發展,但農民的認知沒有得到更新。還有就是土壤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不足,當前的一些防治措施中的制度較為陳舊,防治力度不足。再就是防治技術較為落后,不同地區或不同的季節等,土壤化肥污染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不能用單一的技術手段進行統一的治理,缺乏針對性[1]。
改善農田的土壤化肥污染,首先應當提升人們對于土壤的保護意識。從人們的思想觀念入手,樹立起正確的環保意識,并將環保理念不斷地深化。相關管理人員應當注重環保理念的宣傳,利用村務欄等途徑,向農戶普及化肥的組成與功效,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化肥的不良施加給環境帶來的危害。農戶也應當積極配合,將自身傳統的生產觀念進行更新,學習化肥施用的相關知識與技巧,結合本地土壤與作物的特性,選擇正確的化肥進行施用,在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的同時,保護土壤[2]。
當前農戶施用的肥料大多是化肥,但化肥中的一些物質會造成一定的土質污染,因此可以向農戶推廣有機肥料的施用。有機肥包含氮、磷、鉀等元素,還包含肽類、有機酸等有機養分,這些肥料比化肥更能為農作物提供較為全面的營養成分,還可以更新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加速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環境等等。有機肥的施加可以保障食品的綠色生產,不同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引草入田、草田輪作等,減少常規化肥的用量。政府也應當鼓勵農戶施用農家肥,減少工業化肥的施用,緩解土地出現化肥污染的程度[3]。
農戶在施加化肥時,多采用撒施與淺埋這兩種方式。從有關數據得知,保障農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深耕施肥這一方法的效果更好。針對長期施肥對土壤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可以在土壤上適當撒一些石灰,調節土壤的酸堿度,降低金屬元素的有效性,還可以采用深耕、客土等這些方法,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達到降低污染的作用。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化肥施用技術的研發,為農民創造一些易掌握且施用的化肥施用技術,提升化肥的施用效果,節省人力與物力,促進農業生產效益的不斷增長,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知道,豆類作物具有很強的固氮能力,豆科綠肥和根瘤菌相互作用,可以使固氮的效果更加顯著。當前農戶在種植農作物時,將傳統的谷豆輪種的方法拋之腦后,導致綠肥的面積不斷縮小。因此農戶可以適當調整種植的結構,增大豆科植物的種植面積,促進氮肥的生成,以此來減少化肥的施加用量。在進行田間管理時,應當注重灌溉的合理性,盡可能減少化肥的流失。我國的農田大多以漫灌為主,但水源的利用率與化肥的流失率也密切相關,因此,農戶可以轉變以往的灌溉方式,改為管道灌溉、噴灑灌溉等,節水的同時也提升了化肥的使用效率[4]。
綜上,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的施用不當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化肥科學合理的施用不僅關系到農作物的生長、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還影響著土壤與生態環境,因此應當重視農田中化肥的施用,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化肥,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改善土壤化肥污染的現狀,促進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