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紅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浙江 紹興 312030)
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創新拓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聯系實踐生活中的應用進行教學設計,打造具有語文味的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并在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而基于如何打造出具有語文味的中職語文教學,下面將從中職語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及中職語文教學有效策略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中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均以“就業”為目標接受教育,對于專業技術能力的學習都是孜孜以求,因為這關乎以后在社會中、企業里的職業發展。這一問題也導致很多中職學生甚至是教師陷入了認識誤區,將語文作為“無關緊要”的課程,中職語文教學的定位不甚明確。但是語文課程是語言能力運用的基礎,無論是學生之后進入職場還是生活上都需要有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才能在社會生活中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合作,甚至優秀的語文素質會讓學生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獲得意想不到的機會。
與高等院校存在的一個差異,便是中職院校招生來源,學生大部分為落榜及希望盡快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學生的基礎文化課水平較低,甚至本身對于文化基礎課的學習更缺乏積極性。所以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學生可能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及知識儲備能力的不足,較少參與語文課堂的互動,導致語文教學質量下降。最好能先對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考查,根據基礎能力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語文教材是為了輔助語文學習,而不是成為教學唯一手段。中職語文教學中容易照本宣科,缺乏語文味,不注重實踐生活,沒有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設計,學生在本身基礎語文能力較低的情況下,更加難以理解學習,語文學習進度只會止步不前。提高教學水平,基于中職語文教材內容展開合理的教學設計,讓中職語文課堂也充滿語文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
語文作為語言基礎課程,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學習的重要橋梁。很多中職學生因為交際能力薄弱,缺乏自信心,在進入職場后,因為溝通不力導致一些職業問題的出現。中職語文教學能幫助中職學生逐步儲備語言知識、靈活地運用語言,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上自如地進行人際交往。
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學習,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教學培養良好的語言鑒賞能力。中職教學中教師會采用多樣化方式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學生通過學習大量優秀的經典作品,提高個人的語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個人語言鑒賞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將學生的語言素質教育作為首要教學指標,同時也是為了中職學生進入職場之后能夠利用良好的語言素質成為職業發展的優勢。中職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鍛煉出良好的寫作能力,為職業發展中可能涉及的寫作、策劃、報告等提供便利,成為職業優勢。
因為中職教學的特性,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所以語文的課堂教學可以聯系專業的學習,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是一件可以提高自己專業技術能力的事情,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語文學習中。為了豐富教學課堂內容則需要語文教師依據學生的個人能力,依據語文教材,制定出符合學生語文素質培養要求的教學目標。中職學生最終都會進入職場生活,而職場工作和生活中同樣需要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溝通交流,如寫作等。也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之下擴展學生的職業技術中涉及到的語文知識的內容學習。讓學生認為語文內容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應該給予重視。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教材中關于《人生的境界》一課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在開始利用網絡搜羅一些不同素質的網友對待同一件社會新聞的看法,從中發現有的網友道德觀念薄弱,素質低,有的網友評價客觀有理 ,素質高,從素質高低引入到人生境界的課程學習中。之后講述教材中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四個境界分別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之后建立專業聯系,詢問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意義,通過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什么意義”“為了功利”“為社會利益”“社會與自然的意義”對應四個境界,導入職場故事中四個境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行為,讓學生提高對人生的認識,從語文教學課堂聯想到之后職業意義,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中職語文教學課堂可以開展一些情景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和老師相互交換位置,教師即學生,學生也是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場景讓學生自己演示,讓課堂教學更具有趣味性,發揮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而中職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因為“情景角色”的原因,會充分發揮自己對情景人物的理解,發散思維進行教學內容學習,通過和其他“情景角色”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語文的應用能力,同時提高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配合能力,一舉兩得。“情景角色互換”的語文教學可以讓課堂中充滿語文味,在導入情景時,利用一些網絡技術輔助教學,同樣可以令語文教學課堂變得生動,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教材中關于《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在開始時利用電腦技術為學生播放《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片段,讓學生通過情景視頻從視覺上直接了解到語文課程中的學習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積極性,語文教師可以設立播放的視頻情景,挑選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林黛玉、賈寶玉、賈母、王熙鳳、大舅父/母等多個角色進行分配,通過網絡視頻記憶臺詞,讓學生還原林黛玉進賈府的場景。之后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為大家講述通過情景扮演的片段中學習到封建社會的不平等,封建的秩序扼殺個性的主題思想。學生在情景角色扮演、師生互換位置等情況下,積極參與課程內容的學習,并掌握語文課程中的知識,發散語文學習思維,善于思考。
大部分的中職學生都是由于中考落榜而選擇進入中職學院,語文文化知識基礎薄弱。中職學院作為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力量,同樣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以便于學生適應未來的職場之路。而語文的寫作能力是學生將平時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加上“語文味”的寫作手法。體現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語文素養,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作為重點教學。而良好的寫作能力也是在不斷的拓展閱讀,積累知識、教師指導下培養而成,中職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手法,寫讀書筆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寫作積累知識。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教材中關于《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簡單介紹朱自清創作《荷塘月色》是發生在“四一二”政變的時代背景下。之后通過為學生分析此篇文章結構,讓學生學習《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將月色下自己的心情與景色相互交融,通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不滿現實追尋美來自我安慰的心態。最后讓學生拓展閱讀朱自清的其他文章《背影》,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外通過閱讀積累知識,學習其中表達手法來鍛煉寫作能力。當然,針對職場中可能會遇到的寫作如總結、計劃報告、廣告應用文的寫作等,語文教師可以學習《荷塘月色》同樣的方法進行拓展訓練。
雖然如今的中職語文教學仍舊存在不受學生重視的問題,只要學院把握素質教育的方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情景角色互換、基于專業技術和職場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加強語文寫作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可以讓語文課堂具有語文味,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互動、交流、寫作等各方面的綜合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