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 莉
(上海市寶山區劉行中心幼兒園 上海 20190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把幼兒早期閱讀納入到語言教育目標體系中,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3~8歲是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幼兒對顏色、圖片等都有強烈的興趣。如果此時對幼兒進行閱讀的啟蒙教育,激發其閱讀興趣,培養其閱讀習慣,那將是事半功倍的。
1.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2.讓幼兒愛上繪本,讓幼兒在繪本的百花園里盡情“悅”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
1.重視幼兒的閱讀方法。一本好的繪本圖書,孩子會百看不厭。這時,教師可以嘗試用深情并茂的方式來輔助,引導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語言來呈現故事情節,用設疑的方式來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最近發展區”,先為幼兒讀故事,然后用夸張的語言和動作來呈現整個故事,讓他們慢慢了解故事,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閱讀者。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必須要引導他們學會閱讀,讓他們終生受用。
2.尊重幼兒讀書的主體性。教師應尊重幼兒閱讀的感受,而不是抑制孩子的奇思妙想。實踐證明,學會閱讀的孩子,他的潛力是無限的,也是快樂的。
3.建設精神通道。一本好的繪本,它不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或道理,而是能幫助幼兒豐富想象,提升精神境界。例如,繪本故事《彩色的烏鴉》,既可以讓幼兒觀察烏鴉的色彩和表情,還能讓幼兒想象烏鴉的快樂和美好,感悟現實。
1.成人參與。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導他們邊閱讀邊想象后面將要發生的情節,并積極鼓勵他們將自己模擬成故事中的角色來一起表演。對一些情節豐富,人物角色眾多的故事,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參與其中,和孩子們一起表演。
2.巧設游戲。游戲是幼兒園的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也是幼兒接受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我們可以利用游戲來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例如,繪本《拔蘿卜》,教師可以設置拔蘿卜的場景,然后請孩子玩拔蘿卜的游戲。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想象每只小動物會采取什么動作拔蘿卜,說出一些什么語言。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內容。教師再根據孩子們的回答來補充,加深其對故事的理解。[1]
3.場地開放。眾所周知,閱讀需要在一個安靜有氛圍的地方進行。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在教室、在花園或別的地方,營造一種積極的閱讀氛圍,拉近書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我們的班級閱讀小環境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班級特色進行設置的,體現著獨特的班級閱讀文化。例如,我班的一角有濃濃的家居特色,里面有錯落有致的書架,有優雅的窗簾,琳瑯滿目的圖書及反映幼兒閱讀進程的精美照片等。
許多繪本需要設置一個個有效的問題引領幼兒展開閱讀。例如,《捉迷藏》,教師可設問:大象還會藏在哪里呢?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去尋找大象的蹤影,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說完整的話。《逃家的小兔》,教師可設問:小兔為什么要逃走呢?它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幼兒便會在引導下做遷移閱讀,驗證自己的猜想。
孩子最初的閱讀主要是依賴父母。家長應該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更能增進親子關系。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看書時,不僅要對孩子的閱讀習慣有所要求,還應要求孩子學著去理解,從而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也可提出一些觀察性的問題。例如,繪本《烏鴉喝水》,我們可以提問:烏鴉會想什么方法來喝水?為什么要去找石頭扔進瓶子里?換成別的東西能成功嗎?
每個孩子的閱讀基礎和心理發展水平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對繪本的熱情和喜愛是相同的。對他們來說,繪本的世界里充滿了無窮的樂趣。我們要領導孩子在與繪本的對話和互動中發現、欣賞,感受閱讀的樂趣。[2]
繪本在國外早已被公認為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首先,繪本是圖文結合的,不單單是文字那么枯燥乏味。對于孩子來說,圖畫就是他們通往故事國的密碼。就算不識字,他們也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通往故事世界。其次,繪本內容往往都是孩子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也便于他們理解其內容。[3]
例如,《我會拉粑粑》的繪本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于不會拉粑粑的幼兒來說,是一種成長的驚喜。對那些早就會的孩子來說,他們會看到小時候的自己。這種親近和熟悉,也會讓他們愛上閱讀的。
情感:在繪本《大衛,不可以》中,為什么大家喜歡這個搗亂的、看起來丑丑的小男孩?因為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大衛,這個書中的大衛把孩子們想做而不敢做的“壞事”全做了個遍。然而,單是這樣的話也不具有教育意義。結尾時,媽媽把大衛摟進懷里時說的“大衛乖,我愛你”,給了他們心理上的釋放和情感上的歸屬。因此,這本書成了經典。
心理:《小羊生氣了》講的是小羊搶玩具沒搶到,生氣了,然后自己出去走了走,平靜一下情緒。這本書告訴孩子生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不必害怕。而且,孩子也會從小羊的行動中學會怎樣給不良情緒一個釋放的出口。
生活教育:某些繪本像《誰是蛀牙的朋友》《打預防針,我不怕》等,看似“反面教材”,但會教育孩子要好好刷牙、愛護牙齒,幫孩子克服打針的恐怕懼。《漢堡男孩》能讓孩子愛上蔬菜,糾正偏食的習慣。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用圖畫和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讀本。繪本被國際教育界公認為“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給予兒童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對于一個幼兒來說,是他們成長的伴侶,是心靈的雨露,是精神的家園。繪本的世界里充滿了快樂和魅力。一個好的繪本對幼兒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對孩子來說,繪本的世界里充滿了無窮的樂趣。我們要引領幼兒走進繪本,體驗閱讀的快樂。每個幼兒也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融入繪本,在與繪本的對話和互動中發現、欣賞,感受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