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兵
(貴州省桐梓縣風水鎮風水中學 貴州桐梓 563200)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教師通過互動,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更合適的教學。在實際的師生互動中,因為某些原因,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在當前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還存在錯誤的思想,無視新課改的教學改革。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把自身作為課堂的“主宰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錯誤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1]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認識到了互動的重要性,卻沒有做到合理應用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效率過低,浪費了很多時間,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知識。
部分教師在課堂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時,忽視了互動的形式。單一的形式,學生進行幾次后,會覺得沒什么意思,降低了學生學習時的興趣。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教師在進行互動教學時,應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2]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想更好地和學生進行互動,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情境,帶動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進行思考。數學是一門和實際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實際生活為出發點,為學生構建互動情境,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帶動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尋找與實際生活有一定聯系的應用題,讓學生進行解析。如圖書館買回來60本童話書及一些教材輔導材料。其中,童話書是教材輔導材料的3倍,問:童話書有多少本?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問,通過逐步引導,讓學生完成這道題的解析過程。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更好地和學生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通過分析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確定本節課的教學主題,采取更合理的提問方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疑問,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確保問題具備一定的導向性,讓學生快速找到本節課學習的重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教師在教學“有理數”一課時,可以利用數軸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不斷向學生提問,讓學生產生思考,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黑板上先畫出一道數軸,再根據問題,讓學生結合數軸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完成師生互動,也加深了學生對有理數知識的認識。
新課標強調,教師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團結合作能力。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應遵從“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分組原則。通過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后,把相同水平的學生分到一個組內,增加了分組的科學性,這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有積極意義。[4]
例如,教師在教學“軸對稱”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通過對不同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交流,匯總自己的意見,得出一定的結論。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保證學生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順利在班級內施行,保證課堂中基本的教學秩序。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教師在教學時,應正確認識師生互動的積極意義,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通過有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構建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