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桂花
(吉林省延邊第一中學 吉林延邊 133000)
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微課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具有顯著的優勢。比如,針對性強、短小精悍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運用微課教學具有積極影響,能夠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運用微課,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
微課有很多種授課形式,而該授課形式就是經典的一種[1]。講授型教學內容就是教授知識,分析難點和重點知識,讓學生可以加強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這種微課授課形式,可以對復雜的生物知識進行簡化,基于簡便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這種微課授課形式是把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出現的疑問制作成微課,其帶有針對性的特征,一般是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相應的分析和闡述。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不懂的問題,教師運用這種授課形式,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難題。
這種微課授課形式重視的是對于問題的學習以及解答。教師要結合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設計,制作成微課,也有一定的針對性,特別是對教材中的經典例題,會具體的分析和做出解答[2]。這種形式主要就是展示解題的過程,基于這樣的講解,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學會答題的技巧。
這種微課授課形式在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對實驗設計的微課內容,有一定的技巧性。實驗是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通過微課的方式,能夠將實驗的各個環節都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實驗的意義,加深對知識的認知。
微課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針對性,也就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在時間上比較短,內容專一。因此,微課中教授的知識可以解決具體問題。教師以往在生物教學中,會歸納出在學習中碰到的疑惑和困難及普遍都有的漏洞,進而統一錄制微課,讓學生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鞏固,讓學生可以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查缺補漏[3]。比如,教師在教學“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時,可以把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可以制作成微課,對“比較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等內容進行重點教授。學生運用教案輔助以及教師教學設計的預習,在課后測評中加強對知識的鞏固,還能夠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找出學習中的薄弱地方,有針對性的補充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難點知識,還可以避免教師反復的講解知識點。
微課的時間很短,一般都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在錄制時就需要把控好時間,要以重點為核心,遵循簡要分析、明確的原則,有針對性的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提升知識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教師在微課教學中,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運用網絡中優秀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相應的生物知識。比如,教師在“細胞器”的教學中,在對微課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就應該包括幾點:第一,細胞器具體分布情況和體現出的具體特點;第二,其結構特征和各成分含量;第三,其功能和特點。
學生在完成有關的學習后,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指導,一般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查。提問就是教學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線粒體具體的結構是什么?”“ 葉綠體中具體的物質都有什么?”,學生在回答時,可以展現出自己掌握的知識。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利用微課學習視頻的輔助,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生物知識。
學生對有關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和學習,針對教師的提問,可以進一步鞏固自己掌握的知識,還可以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尋求其他同學和教師的幫助和解答,進而解決自己在生物學習中的問題。教師在微課學習視頻中,能夠基于學生的反饋,合理的對微課設計方向進行調整,讓微課學習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出作用,幫助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實驗是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實驗教學中,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無法確保實驗的質量。但是,利用微課教學,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教師在教學“有絲分裂”知識點時,可以先制作好實驗,錄制成微課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或者讓學生自己下載微課,能夠隨時隨地觀看實驗。這樣,能夠讓學生把控自己的學習進度,讓他們學會生物實驗的相關流程。
綜上所述,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積極作用,其貫穿在教學的各個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讓他們找出自己的不足,對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補充,能夠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有效的運用微課教學,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出微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