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龍
(安徽省宿松縣破涼初級中學 安徽宿松 246511)
教學過程是教師不斷追求、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從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中尋找漏洞、彌補缺失,進而采取必要的補救策略,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日趨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的過程。初中化學是初中階段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考中占據了重要的分值,初中化學的學習效果對學生能否順利升入自己理想的學校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因此,教師應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策略、教學技巧進行反思,從中發現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找問題的根源所在,并積極尋找可以改進的措施,讓教學開展的更加順利、高效,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愉悅,讓初中化學教學的發展更加迅猛。
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受到陳舊、迂腐教學觀念的影響,認為教學效果的重點在于教師的教,而不在于學生的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自己教的好不好,卻沒有顧及到學生學得是否開心、輕松。這樣的教學活動,因為缺乏對學生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受到嚴重的摧殘,學習的動力嚴重缺失,導致整個學習活動陷入僵局,教學自然變得沉悶起來。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應該是初中化學教師反思的重要問題之一。[1]
在初三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學科的時候,教師就應當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讓學生了解化學的廣泛應用。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黑夜中出現“鬼火”的視頻,給學生展示幾段物品無緣無故自燃的詭異資料,讓學生認識到了“磷”這種物質的存在;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出示一些制售假酒的商販用工業酒精勾兌假酒,最終讓人喪命的案例,讓學生了解了甲醇與乙醇的區別……正因為教師顧及到了學生的感受,將課堂構建得更加貼近生活、活潑歡樂,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被完全激發出來,化學課堂才變得更加和諧。
以往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自己的教學,會采用反復講解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總認為自己講的越多、越細,學生理解得就越透徹,掌握得就越牢固。殊不知,初中生一方面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另一方面,他們的理解更加側重于直觀形象。因此,教師的講解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廣泛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新的教學方式的支持下得到開展。[2]
例如,教師在講授分子的擴散內容時,由于這一部分內容的研究對象都是微觀世界的物質,是不能通過感官進行感知的。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用動畫演示分子進行擴散過程的資料。這種形式的講解化微觀于直觀,化抽象于形象。學生通過觀看動畫,了解了分子擴散的過程及特點。教師只要略作點撥,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積極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知識的傳授較為重視,對實驗教學的開展相對忽視。化學教師擔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受到傷害,擔心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不過關,擔心實驗的藥品會發生損耗,擔心實驗器具會被學生損壞。因此,教師會把實驗教學從教學中刪除,把分組實驗改為演示實驗,將演示實驗改為“講述實驗”。教師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實驗教學形同虛設,學生的實踐技能也無從談起。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學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要更加重視實驗教學。[3]
例如,教師在講授“水的凈化”一部分內容時,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分別配備了鐵架臺、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和渾濁的泥沙水,讓學生進行水的過濾實驗。經過教師的指導,經過了一系列的努力,學生終于完成了實驗。學生在興奮的同時,還抱怨著實驗操作的繁瑣。這時,教師再告訴學生,過濾僅僅是凈化水的最基本操作,還有一系列的后續工作需要跟進。這樣,學生就對水的凈化有了深入的認識,也認識到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反思是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必須開展的重要教學活動,是保證初中化學教學活動完整的關鍵節點,也是保證初中化學學科取得突飛猛進發展的必由之路。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持續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改善教學策略,并持續反思,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自身教學活動的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