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如詩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4)
航空精神屬于我國優秀文化的一部分,航空精神屬于經過實踐和探索逐漸形成的文化成果。航空精神能凝聚高職院校學生的力量,增強學生的自豪感。航空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航空事業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航空事業的發展,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實力。航空精神落實到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中,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航空類院校的文化教育可以從航空精神出發,結合當前的時代和背景特色特征,傳承并弘揚、發展航空精神,令高職院校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
傳承航空精神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需要重視德育的作用,同時在傳承的過程中凸顯德育力量。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為社會服務的人才,文化建設與德育聯系在一起,能夠更好地將日常教學教育工作與航空精神融合起來。航空精神的傳承需要以正確的價值作為導向,以德育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穩步推進德育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課程屬于高職院校均會設置的教學內容,以傳承航空精神的視域構建思想政治課程,突出航空精神的作用和價值,形成師生認同的價值理念體系。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程中逐漸領略到航空精神的本質和意義,通過不斷地熏陶和感染,培養學生踏實肯干、愛國奉獻的精神。
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可以從基礎設施的建立入手,借助地域優勢、學校專業特色,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文化體系,吸引并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航空精神的傳承中,確保航空精神在高職院校中的滲透效果達到預期。德育教育與航空精神的傳承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通過優化學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專業、高素質的社團,積極地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組織航空精神宣傳活動等方法可以令航空精神在高職院校中扎根,從而促進高校文化體系的形成。以德育教育為主要手段傳承航空精神具有實踐意義,為深刻貫徹航空精神,可以積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深學生對航空精神的理解,鼓勵學生了解并認識航空精神。文化育人一直都是我國高校建校的重要方針,既然是傳承航空精神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必然需要強調文化建設的專業性、系統性。
落實并傳承航空精神需要充分整合高校資源,塑造校園品牌,從而獲得實效,增強航空精神的影響力。航空精神的傳承需要載體,高職院校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拓寬載體,發揮學校各個環節的力量,建立校園文化品牌,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確保他們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選擇正確的人生目標。高職院校可以從學校已有的資源入手,將零散的資源整合起來,增加資源的作用和力量,經過長期努力可以形成校園文化品牌,對于傳承航空精神十分有利。我國的各大航空類院校在整合資源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例如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資源相互獨立,資源效用價值不高等等。針對這種問題,建議高職院校的各個院系和專業之間團結合作,開展風格鮮明的航空精神傳承活動,逐步地發展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文化品牌。
高職院校的航空精神傳承還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一來可以拓寬校園品牌的影響力,二來可以增強校園品牌的基礎。航空類院校的精神內涵只有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才能夠與社會和時代的變化保持一致的步伐,確保學校學生的眼界得到拓寬。為此建議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和單位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接觸航空事業。比如組織學生參觀航空基地,學習航空展示的精神,挖掘航空精神。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可以和航空公司、航空協會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激發出航空精神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染,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航空精神的傳承中,為高校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增強航空高職院校的品牌文化影響力可以確保航空精神的傳承穩步推進。高職院校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積極組織開展空乘禮儀文化活動、航模航拍活動等其他專業且具有特色的活動,吸引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從而普及航空精神,宣傳學校品牌文化,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高職院校同樣要注意打造航空專業特色,開展科技競賽活動,促進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學術交流。為了更好地在高職航空專業中融合航空精神,還可以開展專題講座,為學生打開看世界的窗戶,在高職院校之間形成良性的學術文化交流氛圍。
航空類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應當具有特色,能夠為高校文化建設產生實際的作用。傳承航空精神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需要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積極調動各個部門和團隊的力量,對傳承航空精神和文化建設形成共同認識,從而建立起明確的文化宣傳和建設體系,更好地推動實踐工作。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打通航空精神傳承的道路,為文化建設奠定基礎。高職院校的各級員工與學生均負有傳承航空精神,并推動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工作的責任。各級領導部門需要根據相關的責任,構建文化建設小組,明確各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航空精神屬于高職院校文化的一部分,傳承航空精神則屬于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一項工作,將其逐步發展到學校戰略目標上,能夠實現科學部署和落實文化建設工作和任務的計劃。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對待文化建設的思考和認識需要結合高職院校的特色,并加強基礎建設,針對高職院校的專業和特色進行研究和發展,促進激勵機制的形成,激發團隊的力量。只有綜合完成這些工作的基礎之上,才能真正地實現傳承航空精神,并順利開展文化建設工作。
不同的航空類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不同,為了傳承航空精神并打造校園文化品牌,都會在課程體系上下功夫。在課程體系中融入文化傳播和管理課程,開設藝術教育專業,挖掘航空專業課程的文化元素,使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并積極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的教學團隊,實現航空精神的正向傳播和普及。學生在學習航空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明確為社會服務的目標和志向。人力資源的管控和部署能夠加快校園文化建設的速度,從而更好地傳承航空精神。高職院校的教師職業發展方向向來明確,高職院校的領導部門應當針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確定獎懲機制,激發教師團隊的工作干勁,進而促使他們帶動學校文化建設工作,盡快實現文化建設目標,形成強有力的校園文化品牌。
傳承航空精神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必須要重視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這是加強學生認識航空精神,理解航空精神的重要辦法。航空精神在不同的時代中展現著不同的魅力,高職院校要為學生提供渠道感受航空精神的張力和感染力,從而確保航空精神在傳承的過程中內涵得到豐富和發展。凸顯航空精神的文化價值,重視創新的作用,堅定實事求是的價值理念,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活動中融入航空精神,升華活動的意義。文化作為生產力,需要落實到實踐中體現其價值,高職院校以創新航空理念為目標,深入挖掘航空英雄的事跡,樹立正確的航空模范和榜樣,以增強航空精神的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開展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工作,需要發揮文化領導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航空精神也屬于文化的一部分。航空精神視域下的文化建設應當體現航空精神的內核思想,能夠發揮其精神宣導教育的作用。航空事業的發展,航空基地的建設,航空項目創新等都可以與航空精神聯系起來,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同樣可以結合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穩步推進。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確保高職院校為航空事業發展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還可以確保航空精神得到普及和轉化,發揮其真正的價值和作用。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賦予了航空精神新的意義,將這種意義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文化中非常必要。
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一直都是其發展的重點,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選擇合適的方法不斷地融合當前社會重要的精神,令學校的各項活動和相關教育工作更具有目標性,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航空精神需要得到傳承,傳承的過程中以使其得到完善和發展,如此一來便可以推動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工作。傳承航空精神下的高職院校文化建設需要凸顯德育力量,塑造校園文化品牌,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落實到社會服務中。通過這樣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航空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對航空精神形成自己的看法,學校從而得以培養出更加具有航空品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