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醍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技術開始逐漸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中,視覺傳播技術作為先進的技術形式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視覺傳統技術中主要采用的設計載體為紙質媒介,人們只能通過這些媒介獲取信息,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互動。而互聯網時代視覺傳播技術更加先進,不僅可以獲取信息,還能夠參與到信息創作以及互動中,不僅提升信息傳播速度,同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文字在信息傳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傳播的主要形式和途徑,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文字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為了更好的吸引受眾眼球,對文字設計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1]為了使字體設計教學能夠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高校作為設計人才培養基地,需要結合信息時代的要求,在字體設計教學中實現信息化。
設計專業學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術功底,所以在高中教學中具有考取設計專業意愿的學生都會進行專業美術教學訓練,在文化素養方面將會存在欠缺。因此在高校字體設計課程教學中,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在字體設計過程中形象花哨,內涵不足。而且從高校的教學理念來看,過于注重技術和方法的教學,對文化素養提升不重視,使學生對文字設計內涵、文化屬性以及風格等方面的理解不透徹,難以提升教學效率,導致學生設計能力具有一定局限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文字傳播不再依賴于傳統的紙質媒介,電子媒介的誕生逐漸取代紙質媒介。在當前生活中,人們信息的獲取大部分都是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電子化的閱讀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能夠根據自身需求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2]但是從當前字體設計教學來看,大部分院校在教學中仍然以印刷字體的設計為主,而信息化設備以及交互設備的字體設計教學內容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而傳統印刷設計不再是當前信息傳達的主流渠道,這種內容設置方式使教學內容與時代技術需求脫節,這種教學模式下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字體設計教學效果無法提升,不利于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和崗位需求的適應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大部分高校在教學模式上并沒有創新,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很多問題凸顯出來,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方式枯燥、單一,從當前文字設計教學方式來看,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作為聽眾被動的學習,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高校文字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主要來自于教材。而教材的更新速度緩慢,一套素材往往應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無法符合當代社會發展,對學生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都存在一定限制作用;第三,字體設計實戰與社會發展脫節?;ヂ摼W技術發展中,設計風格以及潮流等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而高校的教學內容更新速度卻比較緩慢,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學生的設計作品也難以滿足社會需求。[3]此外,高校字體設計教學開展沒有充分進行市場調查和行業分析,導致項目發展與社會嚴重脫節;最后,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從高校字體設計教學的評價方面來看,主要采取的評價方式為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但是從具體評價來看,評價標準并不符合當前教學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導致學生評價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
字體設計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以設計技術為主要教學內容,忽視學生的文化素養教育,同時設計專業學生高中階段在美術方面投入的精力大,文化課程學習強度不高,導致文化素養偏低。[4]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學生設計的文字缺乏文化內涵,華麗有余,文化底蘊不足。針對這個問題,高校字體設計教學中必須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案例,使學生認識到在文字設計中融入文化內涵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學生掌握文化內涵在文字設計中融入的切入點。此外,在教學中設置文化課程選修內容,包括古典文學、數學、物理等多種學科,這些文化課程中對文字設計理念的發揮都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平面設計行業的進步,當前字體設計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同時對字體設計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互聯網教學模式改善字體設計教學中的問題。比如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顛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下節課程開始前,先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列成提綱的形式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使學生對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同時查找自身在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習中的問題,有利于課上著重聽講和與同學、教師的探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升整體教學效率。同時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事先將新知識通過微視頻的方式發送給學生,其中包括重點知識講解,經典案例以及學習任務等。學生通過對這些知識內容的下載進行自學。課堂上教師會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合理選擇教學重點進行講解,并幫助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教學難題,解決學生自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后,結合本節課知識布置實戰任務,學生根據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行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當前高校字體設計教學中素材資源匱乏現狀比較明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教師以及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檢索和下載所需要的素材資料,并將所收集的素材放入到字體設計資源庫中,實現豐富資源的目的。學??梢砸砸粋€年級組為單位,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和下載教學素材資源,并上傳到教學資源庫,存儲到共享云盤,同時將共享云盤地址分享給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教學和學習要求對相應教學素材和案例等資料進行下載。同時學生也可以自行收集素材,并將收集到的素材上傳到云盤中,使數據庫中素材資料越來越豐富。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觀察的積極性,學生在外出游玩的過程中會對周圍牌匾、燈箱等上的字跡更加留意,并拍攝下來發送給云盤管理員,審核通過后上傳,同時在上傳的資料命名上可以標寫提供素材者的名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隨著云盤素材不斷積累和更新,有利于保證字體設計教學的創新和學習資源的與時俱進性。
互聯網促進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字體設計的形式、方法以及要求都不斷的改變,而高校的教學改革速度慢,難度大,因此導致教學與實際脫節,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當前字體設計發展情況,解決其中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進度,為學生合理選擇實訓項目。以“英文字體的設計”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專業設計網站教學案例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學要求合理選擇實訓項目。比如為某個企業產品設計LOGO 等,這些項目是真實的,學生在參與中也會體驗到真實的字體設計工作氛圍,為了激發學生的設計興趣,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獎勵制度,如果通過多方評比獲得第一名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學金獎勵。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查找一些面向社會征集設計的廣告,鼓勵學生參與到競賽中,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累計設計經驗。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字體設計教學評價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內容片面等問題都會導致字體設計教學評價工作效果不佳。字體設計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夠保證字體設計教學評價的專業性和先進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在字體設計教學中貫徹互聯網信息化教學內容,使教師和學生在過程化評價中能夠更準確、真實,保證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第二,強調第三方評價。第三方評價主要指的是企業評價,因為教學效果的檢驗并不是學校幾張簡單的卷子或者問題可以檢驗的,而是需要得到企業和市場的肯定。在評價方面,可以將學生的作品上傳到網絡平臺,接受專家和大眾的評價。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公平性,使學生發現自身設計中的不足,并及時改善,真正實現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發展下,傳統字體設計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設計需求,因此高校作為設計人才的培養基地必須要結合設計人才的設計素質和能力需求,借助互聯網開放性、多元化等方面的優勢,加強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方式的改善以及教學評價的改革,促進字體設計教學信息化發展,提升學生技術和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