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中心幼兒園 廣東·珠海 519000)
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安全教育是廣大家長和社會關注的重點,也是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常的基礎和保障。但是近年來,雖然社會對幼兒安全的關注越來越多,幼兒安全管理越來越規范,安全防護措施及安全教育理也不斷更新,但是幼兒園安全事發生率卻有增無減,這不能不引起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為了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成長,所有的幼教工作者不僅要有一顆高度的責任心,而且要不斷探索幼兒安全教育的實施途徑,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各個環節,創新和豐富幼兒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保障安全教育的持續性和實際效果。
安全意識的建立是對幼兒、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一種態度,面對危險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知識和技能,這是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具體內容。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一方面各個幼兒園都重視安全教育工作,有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應急預案,但在安全教育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安全教育制度不成體系、不夠全面;安全教育活動實施的效果不明顯;安全教育內容不夠豐富、形式相對單一,與幼兒園課程的融合與銜接不夠等等。因此,本文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幼兒園安全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規劃建立成體系的安全教育課程,整合幼兒園、家庭、社會安全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旨在為幼兒創造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保證和促進其健康成長與終身發展。
幼兒園安全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研究是發端于生命教育觀和幼兒終生發展視角下的,其意義在于幫助幼兒教師找到安全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合理方案與科學方法,從而為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以及生命教育的認同提供有力的課程支撐和條件保障,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終身發展。
本文立足于當前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實際,著眼于幼兒生命教育和終身發展的未來,既是對當下安全教育實施的經驗總結,又是對今后安全教育方向的指導,對于廣大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教師與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和安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效規范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建立和完善幼兒安全教育各項制度和應急預案。在總結教育教育實施過程經驗的同時,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及安全預案進行梳理并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形成完整、科學而適用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及預案。促進幼兒園安全工作管理向著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堅決杜絕各種安全隱患。
首先,科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幼兒園安全教育實施的有效保障和前提條件,必須要建立和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使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實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形成規范。
其次,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應急預案體系,使各類安全事故及突發狀況處理及時、得當,形成規范的操作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損失,保障幼兒園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
(2)建立和健全幼兒安全教育評價機制和監督體系。幼兒安全教育評價是指對幼兒安全教育實施過程和安全教育效果的全面評估,它既可以明確幼兒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又有助于抓住幼兒安全教育的主要矛盾,有效指導教師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通過適宜的安全教育活動和形式促進幼兒安全意識的增強和安全防護能力的提高。安全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促進了幼兒園整體的安全管理,同時也促成了安全管理監督機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有助于形成幼兒園安全教育量化管理體系,形成直觀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從而保障了幼兒安全教育實施的整體效果。
(3)為幼兒創設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幼兒園內的安全教育內容應與社會生活相適應,為幼兒創設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通過豐富的活動和生活場景,讓孩子切身體驗“那些情況是安全的,哪些情況是危險的”。幼兒平時活動多,容易發生碰撞的地方,設置必要的安全提示牌、安全提示標簽等。如:要把開水瓶(杯)、藥品、刀具等放到幼兒不易拿到的地方;樓道、走廊、窗臺等位置要有高度適宜的安全防護欄;各類電器設備、電源插座等要有專門的防護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在公共區域、自主游戲和戶外活動室要注意照看好幼兒;幼兒乘車、乘電梯時要有成人陪伴等等。
(4)不斷豐富幼兒園安全教育內容和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幼兒園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教師有組織、有目的、按照既定的目標和內容進行的針對性幼兒園安全主題教育活動,是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活動形式之一。安全主題的選擇應切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和現實生活的需要,如:外出時,提醒幼兒要緊跟成人,不遠離成人的視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在不明水域、馬路邊等危險區域玩耍;要遵守交通規則等。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不攀爬窗戶、陽臺等。幫助幼兒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識,如:小心觸電、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緊急出口等等。
(5)合理安排安全教育活動,靈活地設置安全教育的時間、地點、形式。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各種安全知識,讓孩子直觀地了解在危險時刻要釆取的應急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例如在大班“安全自救”這個主題活動,就可以開展“受傷了怎么辦?”“小伙伴溺水了怎么救?”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動。教師釆用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借助多媒體、圖書等媒介,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更直觀了解安全教育知識。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還可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比如安全小劇場演出、安全小故事、安全詩歌朗誦、情景表演等方式進行。多種形式的活動更能吸激發兒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幼兒對安全知識更牢固掌握。在各種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準確把握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一日生活活動和教育過程中善于抓住教育契機,教給幼兒簡單實用的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方法。如讓孩子牢牢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遇到自然災害或其他緊急危險情況時能夠采取緊急避險和求救;利用安全小劇場、角色扮演、區域活動等方式進行情景模擬;常態化開展全員安全應急逃生演練,建立高效、有序地安全應急反應機制等。
(6)做好家園配合和家長溝通工作,加強家園共育,鞏固和深化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對于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持續深遠的,家庭成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認知水平直接影響幼兒對于“安全”概念的認知和判斷。幼兒更多的時間是和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如果家長對幼兒的安全沒有足夠重視,對孩子的好奇心沒有合理引導,在家里非常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如家中危險物品(刀具、開水瓶、藥品、殺蟲劑等)隨便擺放,讓幼兒能夠觸摸到并隨便拿去玩耍很容易發生誤傷、誤食等危險。因此,家園協作在家庭中開展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加大安全宣傳、宣講力度,提升家長安全意識和安全認知水平。通過校訊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美篇、《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媒體、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和溝通,與家長達成安全教育共識。在當前社會自媒體、新媒體時代,針對大多數家長年齡趨于年輕化、學歷層次較高、工作較忙等特點,安全教育宣傳、宣講的內容和形式應不斷豐富和創新,充分發揮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優勢作用,利用公眾號、朋友圈、美篇、易企秀等聲像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又富有新意的方式進行。
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活動,探索家園、社區與幼兒園安全教育配合實施的有效途徑。如利用家教沙龍、家長助教、親子安全繪本制作、家長協防隊志愿者活動、親子安全情景劇表演等,逐步形成高效的家園安全教育互動模式,家園一致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總之,幼兒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也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基礎保障。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既要有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精細完善的預案保障,更有賴于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和家長的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