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東
(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21)
所謂校企合作,就是在職業教育各個階段中,通過學校、企業之間的合作研究、合作育人、資源共享以及共建機構開展的一種合作活動,校企合作是致力于為學生培育復合型社會勞動者、高素質技術人才,提高學生素質、教育質量,與行業協會、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提高學生的理論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校而言,是為了培養具有操作性、實踐性的人才,在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學生的就業率、就業質量受到了一定影響。利用校企合作,可以顯著提升學校育人質量,并且可以給學校帶來更大的名氣,提升學生就業率。對于企業而言,企業是典型的盈利性機構,要實現長遠發展,需要依靠高素質技術人才,校企合作能夠幫助企業招收到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且企業、學校之間可以實現優勢資源的互補,由企業為學校提供高端儀器,學生為企業提供研究成果,實現雙方的共贏。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屬于校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提升其業務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目前,常見的校企合作有2種形式:第一,訂單式培養,訂單式培養是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向學校發出訂單,由學校為企業量身定做的培育人才,構建長效化的育人模式。目前,該種模式已經在各個學校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第二,“2+1”模式。“2+1”模式也是實訓基地培訓模式,學校在校期間的學習時間為2年,實訓基地學習時間為1年,在畢業后,可直接進入崗位。目前,各類學校基于自身的發展要求著手,為了順應學校發展、教育改革需求,與企業之間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實習,能夠讓學生將理論、實踐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工作經驗,讓他們可以迅速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為人才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要尊重學生,不能歧視學生,不能說學生差之類的話,但是我們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隨著生源的下降,競爭力的增大,中職生最大的特點是在文化課薄弱的情況下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本是件好事。但正式進入學習后問題不斷出現,學習積極主動性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甚至無故遲到、曠課,不熱愛勞動,怕臟怕累,感覺專業不夠高大上,缺乏集體意識,公眾意識,語言不文明,行為不約束等。針對這些現狀,本校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以下措施,強化中職生綜合素質培養,適應當今社會用人需求。
首先,把企業引進校園,發揮企業文化育人的優勢。為此,本校不僅在校園宣傳欄、教學樓、實訓樓等顯要位置布置企業文化展板,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熏陶,使學生耳濡目睹,在濃厚的氛圍中感受、領悟先進的企業文化。同時,學校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知識競賽,效果顯著。
其次,企業活動走進班級,學校聯系企業進行職業素質拓展訓練,組織相應的車床維修與保養大比武,車工技能大賽,車床的拆裝大賽等,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創新意識。
再次,讓企業走進課堂。把企業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崗位職責、考核標準、獎懲辦法通過課堂教學,班級的黑板報等形式介紹給學生,使他們了解將來的崗位職責,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關注企業規章制度,加強學生的責任心,以便學生能夠服從管理。畢業后進入企業能快速完成由學生到工人角色的轉換,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
中職校大多數學生行為懶散,無視紀律,對理論性知識學習不感興趣,而車工教學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關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包含大量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實踐性的知識較強。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理論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想動手操作,一旦動手又感到累、臟、不服從安排等。如何改變這種窘態,在理論教學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問題的提出要結合生活實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緊密地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相結合。讓學生感到知識是在“做中學,學中做”,輕松愉悅地進入學習狀態,收獲成功的喜悅。在實訓教學上,更應注重加強與校外加工制造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增加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學習、實踐操作的機會。
車工實習教學的好與差,與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俗語說“名師出高徒”。實習操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指導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學能力,還需要有扎實、熟練的動手本領,才能很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不斷更新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教師雖然不斷地充電,也許理論知識能跟上新時期的需求,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要大打折扣,有些力不從心了。師傅帶徒弟的做法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新時期學生的需求。近幾年來,本校組織學生到實訓車間采取現場教學,到聯合辦學企業參觀、實訓,強化訓練,跟隨操作熟練的技能師傅學習,提高操作技能和速度,保證產品質量,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給予更正,讓學生有滿足感、收獲感,促使學生學以致用,讓其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學校借助企業的先進文化理念,技術知識、操作平臺,與自身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對強化中職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端正中職生的學習態度,促進中職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必將有很大的激發、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