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職業技術學院 羅革云
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就業難問題愈加突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與招生、培養也成為一個社會熱點。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旨在為社會培養優質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高職學生在素質和能力等方面與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存在距離,學生的競爭力普遍較低,這必然會影響學生的順利就業,學生就業率不佳會影響學校的招生工作順利展開,教育改革發展速度緩慢,教學質量提升困難,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正因為此,探究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是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相關方需對之加以關注[1]。
教學改革推動了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近年來高職院校在辦學規模擴大、人才輸送質量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然而學生就業、招生、培養等環節的問題未能有效解決,甚至呈現出較為嚴重的惡化趨勢。
由于學生數量降低,近年來全國高職院??忌藬导眲∠陆?。與此同時,全民教育、高校擴招導致各大院校與高職院校之間出現競搶問題,由于高職院校的競爭力低于普通高等院校,一些院校為了吸收生源可能采取極端的方式,這無疑又進一步加大了高職院校招生的壓力。此外,高職院校的招生制度以省內高考單招和全國統考為參照,招生制度單一,這無疑也給高職院校招生增加了難度[2]。
首先,學生專業與就業崗位不匹配。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為服務社會的優質一線人才,然而很多高職院校的就業反饋機制不健全,學校的專業設置不科學,根本無法客觀反映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很多學校只是盲目擴招或是增加專業類別,完全不考慮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問題,學生所學與社會所需脫節,人才素質提高難以滿足需求。其次,人才培養方案未能與時俱進。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教育推廣力度不足,理論教育重于實踐教育,加之課程設置不科學,人才培養方案比較陳舊,這導致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缺乏針對性且實效不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滿足崗位所需,難以適應社會崗位,缺乏競爭力,畢業之后很難順利就業。
由于當前階段很多高職院校的就業、招生、培養工作分離,各部門各自為政且沒有足夠的溝通交流,信息獲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容易導致重復工作出現,采集到的信息利用價值未被有效發揮,就業、招生、培養機構缺乏聯動性,就業關注度不夠,畢業生就業信息統計不科學,難以為人才培養、專業調整等提供指導,人才培養缺乏彈性,難以應對當前嚴重的就業形勢[3]。
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生產效率的提升無法脫離人才支持。正因此,高職院校承載著巨大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必須要為社會培養能夠滿足相關需求的優質人才。招生、培養、就業三者形成聯動機制是保證高職院校良性發展的關鍵,只有保證招生、培養、就業三者相輔相成,高職院校才能夠完善自身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優質的畢業生并得到社會認可,學校的競爭力得以提升,口碑得以提升,良性穩健發展才能更有保障。構建學生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是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在落實此項工作時,高職院校應注重如下幾點:
招生是人才培養的起點,保證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質量,才能夠保證之后的培養和就業工作高質量落實。高職院校應加大招生改革力度,積極配合相關方面,以保證招生制度改革與社會需求對接。為了保證高職院校的招生制度改革質量,政府方面應從宏觀角度對高職院校的招生計劃進行調控,要引導高職院校對比自身的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高職院校方面應該積極探索多元化的錄取機制,要充分考慮自身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要增加考評內容,擴大招生的途徑和渠道。當然,為了提高招生的吸引力,高職院校方面還應該優化自身的招生隊伍,全面提高教職人員的綜合素質,積極與相關企業構建合作關系,要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削減招生工作落實的阻力。
優質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僅僅是向人才傳授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人才進入社會崗位,在社會崗位之中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使之成為優質的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創新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打造高素質、技能型、職業化的優質畢業生,還要保證學生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在促成上述目標實現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要積極與知名企業構建合作關系,要善用協同育人機制開發新的課程教育、教學考核等,要大力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實踐育人、訂單式育人等,要借助就業促進招生,利用企業提高培養質量,努力打造有特色的高職學生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格局[4]。
就業信息反饋能夠幫助高職院校了解自身的專業設置以及社會需求對接狀況,優化就業信息反饋。因此,高職院校方面應該重視就業信息的反饋,并以之作為推動學校招生和人才培養改革的依據。在搜集信息時,學校方面除了應定期調研市場外還應該善用互聯網大數據優勢,要在高職院校內部設立信息服務部門,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遞給招生、就業、培養相關負責人,在串聯招生就業部和教務部的同時努力推動聯動組織構架,力爭第一時間獲取就業市場信息,努力為相關方提供調整工作重心和方向的參考資料。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職院校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圍繞學生就業與招生、培養構建高效聯動機制,要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保證各部門工作高質量落實,要善用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就業信息反饋等策略,調整人才培養,夯實人才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就業綜合實力,保證學生能夠與就業單位、社會崗位需求無縫對接,并最終成為優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