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趙敏鵬 常文利
工匠精神要求人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愛崗敬業,富有責任感,注重細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1]。高職院校學生是重要的未來工匠來源,他們很有可能就是日后社會中的工匠。高職院校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會直接影響其未來工作水平和效率。因此,“工匠精神”是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與專業人才的重要目標,指引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下,“工匠精神”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和未來發展的趨勢,也已成為學生職業發展必須具備的一種素養。在我國“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具有優良品質的產品,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是中國企業振興的原動力。目前,之所以美國等工業強國生產的產品品質精良,是因為企業追求高品質產品,加上企業員工工作細致和精益求精的態度,他們重視自己的工作質量,甚至把它和自身榮辱掛鉤,即使是最卑微的工作也力求完美。歸根結底,發揮作用的是這些國家在職業教育中給學生灌輸的職業精神。我國對“工匠精神”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也逐漸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高等職業教育本身就把幫助學生就業作為宗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個行業內具備高水平專業能力的技術人才。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發展面臨困境,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必將成為解決困境的一種有效方式。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不僅讓學生在求職時具有更多優勢,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入職后的競爭力,因為具備工匠精神的學生入職后能很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利用優秀品質和較高的專業能力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發揮自身價值,為企業經營和發展貢獻力量。
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渠道主要是高職院校安排的各種專業課程,因此不同專業課程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就業需求,了解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將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融入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中,實現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專業教學的結合,使學生在日常學習時就能了解和養成“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它需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強化,不能一蹴而就。高職院校應該依靠有效的教學方法,把“工匠精神”滲透到學校的日常管理活動之中,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道德水平并提升職業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急需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格外重視對于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和教育,制定管理制度,從細節入手,加強日常生活的規范性管理,讓學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使“工匠精神”滲透到學生言行舉止的每一個方面,不斷增強養成教育的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也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提升學生實習實訓能力,不斷強化和提升自身素質[2]。
第一,讓學生在專業實訓活動中養成工匠精神。專業實訓是培養高職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徑。專業教師要根據培養目標來制訂可行的培訓計劃,通過有效的措施和教學方法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融入到學生的實訓實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如教師可以布置貼合實際的工作任務或者組織學生參加產品質量大比拼活動,將工匠精神滲透到實踐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下得到教育,感受“工匠精神”的真正內涵,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積極追求“工匠精神”。
第二,讓學生在企業實習中強化“工匠精神”。要實現工匠精神的培養,工作經驗的積累和企業文化的熏陶二者必不可少。高職院??梢院推髽I合作,讓學生到合作企業中實習,在企業文化氛圍中強化工匠精神教育。學生在企業實習時能夠受到優秀員工事跡的熏陶,認識到嚴格管理和規范流程的意義,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實際價值,自覺端正工作態度,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從而不斷提升“工匠精神”。
應對新時代發展,我國對于技術人才需求逐步加大,甚至到達了精益求精的地步。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責任不言而喻。因此,面對社會新要求,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技術的培養,重視“工匠精神”的落實,加強愛崗敬業、技術完美的技術人才輸送,從而實現“大國工匠”的宏偉目標,為以后更多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鋪墊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