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徐可越
“有105人等待簽證時間超過5個月,137人等待超過4個月,甚至還有人等簽證超過17個月沒有任何進展”,《環球時報》記者近日收到165名準備赴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學生的聯名信,信中講述了他們“苦等澳大利亞學生簽證無果”的共同經歷,以及因澳大利亞方面遲遲不批準簽證給中國留學生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簽署這封聯名信的165名中國留學生包括135名博士研究生和30名訪問學生,他們均已獲得澳大利亞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在提交簽證申請的數個月甚至十幾個月后,這些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卻始終未得到批準或者拒絕,甚至有學生等待簽證的時間超過17個月,等待時間超過1年的學生也有9名。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上述中國留學生申請的澳大利亞簽證種類多為“500學生簽證”和“408臨時活動簽證(如訪問學生、聯合培養等)”。根據澳大利亞移民局官網公布的數據,申請“500學生簽證”的研究生有75%在51天內獲得簽證,有90%的申請人在4個月內獲得簽證,但部分中國留學生的等待時間已經是統計數字的數倍。
在等待簽證的過程中,不少中國留學生多次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聯系澳大利亞移民局,詢問并催促簽證辦理進展,但均得到“模板式”回復。根據部分學生向《環球時報》提供的郵件,澳大利亞移民局通常只是強調,所有申請簽證的非澳大利亞公民都會接受由其他部門進行的健康、性格和安全審查,“完成審查的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原本計劃前往新南威爾士大學學習的司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距離他2018年8月8日提交簽證申請已經過去16個月,他幾乎每月都發送一封郵件詢問簽證進展,但“每次答復幾乎都是相同且敷衍的內容”。
在上述一百多名中國留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得到教育部下屬的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留基委)的資助。由于留基委的獎學金來自政府,這些學生本以為簽證申請過程會很順利,但他們的申請依然長時間沒有得到批準。也有中國學生聯系了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澳大利亞高校和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并向澳大利亞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然而這些舉措都沒有加快簽證批準的速度。
對于簽證申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中國學生抱怨稱,澳大利亞的簽證審核過程缺乏透明性,對于不正常的審理周期缺乏合理解釋。也有學生推測,中國留學生遇到的阻礙與中澳關系的變冷不無關系,澳大利亞政府可能在加強對中國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安全審查,但學術交流不應受到政治影響。此前,澳大利亞媒體和部分政客曾多次炒作所謂“中國滲透澳大利亞高校”等事件。
《環球時報》記者已向澳大利亞移民局和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就中國留學生遇到的簽證問題提出問詢,但截至7日晚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到去年9月底,我的獎學金和學校offer(錄取通知書)都已經過期,需要重新申請,現在語言成績也已經過期”,一位在上述信件中聯署的中國留學生向《環球時報》記者抱怨稱,他所遇到的情況并不是少數。已經等待簽證超過半年的劉悅說:“與其這樣無限期地拖下去,我反而更能接受拒簽。”“我們許多人因為澳方的這種做法,打亂了自己的所有規劃,更不要提等待過程中的精神折磨了。經歷漫長等待無果后,我們的精神和經濟損失又能找誰追訴?”▲
環球時報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