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管麗麗
(1.北京市朝陽區第三少兒業余體校 北京 100025;2.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朝陽實驗小學 北京 100023)
在2013年男子籃球亞錦賽上,中國隊在經過循環賽和淘汰賽共9場比賽,結果以6勝3負的戰績,最后取得亞錦賽第五名。此次亞錦賽是中國男籃自參加亞錦賽以來取得名次最差的一次。從這次中國隊男籃在此次亞錦賽上的名次來看,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距也更是全方位的。在本次比賽中可見,組織后衛是中國隊最為薄弱的位置,從而導致中國隊男籃在技術、戰術水平上得不到充分地發揮,并不能帶動全隊進攻。從遠觀來看,我國的籃球理論中則是認為中鋒、前鋒是全隊的主要得分手,以內線進攻沖擊對方的主要力量。在通過與其他隊伍后衛隊員在攻防能力方面和組織進攻方面的比較,通過比賽錄像觀察、數理統計以及利用相應的攻防能力指標進行對比研究,以期獲得定量、得出定性的結果,從中找出差距,并提出建議,希望能為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在以后的訓練和比賽提供有益的參考。
(1)中國男籃組織后衛進攻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國隊男籃后衛隊員的投籃命中率與個別外國后衛隊員有較大的差距,而且中國男籃后衛隊員不敢過多的切入內線尋找進攻機會這在時震宇、馮守東《從第14屆男籃世錦賽看中國隊后衛與外國隊后衛的差距》一文中有所體現。趙成、張繼池在《中國男籃后衛與世界強隊后衛攻守能力比較一從后衛角度析中國男籃世錦賽失利原因》中指出在高強度、強干擾的情況下以及緊逼形式防守面前,中國隊后衛隊員突破能力以及制造犯規的能力、助攻能力和參與拼搶前場籃板球的意識和能力等方面與外國后衛隊員差距較大。徐達正在《第15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中國男籃攻防能力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國隊進攻方面:中國隊進攻時中遠距離投籃次數比外國后衛隊員投籃次數少,作為一名優秀的后衛隊員,組織進攻與進攻的能力應是并存的,這才能適應世界籃球發展的潮流,進攻能力弱這正是中國隊后衛隊員的不足之處。
(2)中國男籃組織后衛防守方面存在的問題。
王志學在碩士論文 《28屆奧運會中外男子籃球隊防守質量的比較研究》一文中指出,針對防守效果從以“球”為中心的觀點出發,經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如下在防守傳接球時中國籃球隊后衛隊員的防守的積性不夠;防守對手投籃時的技術差、對對手的干擾程度不夠高;在拼搶后場籃板球時協助搶籃板球的意識差。這也是中國男籃后衛防守方面的主要問題。
2013年亞錦賽中外男籃后衛隊員的攻防能力。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1987-2014年全國中文體育期刊篇名目錄中有關籃球后衛技術、戰術、教學和訓練的文獻50余篇,以及近十幾年有關籃球的專著十余本。同時閱讀了相關學科,對有關內容和信息進行綜述,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數據統計法。
運用Excel對所得比賽的數據進行后衛隊員進攻統計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系統對所得數據進行X2檢驗等統計學分析,從中結合實際進行較為綜合比較。
隨著高水平的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在籃球比賽中對抗越來越激烈,要求隊員高智慧、高身材、高體能、高速度、高強度、高技巧、高比分將會是未來高水平籃球比賽的特點,本文所涉及的在第27屆亞錦賽上與中國隊交手的球隊中取得亞錦賽前四名的三支球隊,分別是韓國隊、伊朗隊、中華臺北隊。通過對中國隊男籃以及與中國隊交手的各隊后衛隊員的基本情況,并列出統計成表1并進行分析。 如隊員身高(cm)、體重(kg)、年齡(歲)等。
表1可見,中國對后衛隊員身高在亞洲甚至在世界都處于優勢,后衛平均身高194.3cm,順應了當今世界籃球以高度搶占制空權的趨勢。視野廣闊,轉移球范圍大,從而在對手進攻時,會針對這些隊員的特點布置戰術作為進攻點,與此同時也會給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帶來不小的壓力,更會影響全隊的整體水平發揮。

表1 中國隊與對手后衛年齡和身體形態指標
(1)中男籃后衛與各國男籃后衛隊員個人得分能力對比分析。
籃球比賽中得分是一切進攻技、戰術的最終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主要目的,是球隊制勝的關鍵,得分的多少是衡量一支球隊在比賽中得分能力強弱的最直接指標。通過有效的進攻手段,結合個人技術和全隊配合得分,奪取比賽勝利。分別對中國—韓國,中國—伊朗,中國—中華臺北的比賽進行統計,分析比較中國隊后衛與對手后衛的得分能力。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中外后衛個人得分能力統計表
表2可見,中國隊后衛得分與對手后衛得分有較大差距。在與亞錦賽4強的交鋒中,中國男籃后衛總得分均不超過10分,這直接反應了中國后衛得分能力的薄弱。
綜上所述,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得分能力較強隊仍有不小差距,得分手段過于單一,突破投籃,在規則允許下合理運用戰術性犯規落實不佳,罰球命中率低。因此在今后的比賽和訓練中,應加強對男籃后衛隊員的體能、技能、心理素質的全方面訓練,使其在高強度對抗下仍能保持自身得分手段,重視罰球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訓練。
(2)中外男籃后衛在各區域內進攻能力對比分析。
通過比賽觀察,中外男籃在此亞洲錦標賽中所體現的個人進攻能力表現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球隊對進攻的布置也不盡相同。中國隊多以陣地移動打法為主,控球在遠區分球較多,縱觀比賽突破至中區后構成進攻相比其他國家后衛略有差距。

表3 中外男籃后衛隊員在各區進攻技術情況統計表
從表3統計結果看出,各國男籃在各區都有無球進攻活動,相比之下,其他隊男籃后衛無球跑動的分配相對均勻,同樣以遠區為主,中區、近區跑動也相對差距較小。結合錄像觀察,分析主要原因為這幾只隊伍男籃后衛突破能力相對較強,通過重心的快速移動而增加向中區或近區突破分球,適當機會也會進行有效得分。通過有效的切入與內線隊員進行巧妙的配合,其傳球數據在近區和中區共計42.4%,也契合了這一分析。
綜上所述,中國男籃后衛的進攻區域以遠區為主,但隨著后衛活動范圍的擴大,進攻能力不斷的提高,現在其他各國男籃后衛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外圍投籃得分,更是加強了向籃下的移動和突破速度,這樣一來后衛進攻的區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3)中外男籃后衛進攻犯規對比分析。

表4 中外男籃后衛進攻犯規統計
通過從表4對中外男籃后衛進攻犯規進行統計后發現中國男籃后衛進攻犯規次數比亞洲強隊后衛進攻犯規次數多。中國男籃后衛進攻能力應綜合提高,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進攻犯規。
強調防守的重要性己成為當今世界籃球運動發展的基本趨勢,通過頑強的防守來取得比賽勝利的例子不在少數。深入剖析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在搶防守籃板、搶斷、蓋帽以及犯規次數上與亞洲強隊后衛指標有差距的問題所在,為今后中國男籃訓練和比賽提出理論依據和有效改進策略。
(1)中國男籃后衛與強隊后衛防守籃板對比分析。

表5 亞洲強隊后衛防守籃板統計表
從表5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后衛在搶防守籃板的指標上與亞洲其他強隊后衛齊平或落后于其他強隊后衛,有一定差距。而其他強隊后衛多是以提早判斷,早卡位,早掩護封堵我方后衛跑動路線來爭搶籃板,戰術意圖運用得當。
(2)中國男籃后衛與強隊后衛搶斷能力對比分析。

表6 亞洲強隊后衛搶斷能力統計表
表6可知,在搶斷方面,只有陳江華指標與其他隊優秀后衛齊平,孫悅和劉曉宇指標均相對落后。后衛搶斷能力表現在場上搶斷的意識和身體素質的支配。通過錄像觀察,在聯防和盯人防守時,陳江華跑動積極,拼搶兇猛,在準確判斷的情況下通過合理的破掩護繞行搶斷球并發起快攻。其他隊員相對滯后,當體力充分時拼搶強度大,當領先時則稍放松警惕,并且離進攻隊員距離太遠,防守強度欠佳。還需在今后的比賽和訓練中首先重視自身搶斷意識培養,在場上通過堅強的意志品質在各種情況下加強對對手的防守強度。
(3)中國男籃后衛與強隊后衛封蓋能力對比分析。
封蓋指的是進攻隊員投籃或上籃時,當球離手在上升階段,防守隊員將球拍打到或打掉球的技術動作。從表7可看出中國后衛隊員的封蓋與亞洲強國后衛隊員在封蓋這項數據上占有明顯優勢,這主要因為中國隊后衛隊員身高普遍較高,在比賽中對于對手的掩護戰術時,可以隨意的進行防守轉換,因此不會產生以大打小的局面,當對手進行投籃或上籃時對對手的干擾程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表7 亞洲強隊后衛封蓋統計表
(4)中國男籃后衛與強隊后衛防守犯規的對比分析。

表8 亞洲強隊后衛犯規統計表
從表8可得出中,中國男籃后衛指標均高于其他強隊后衛。經觀看比賽視頻得出:中國男籃的后衛隊員在比賽狀態是防守態度很積極,在這方面年輕隊員應該在比賽和訓練中多去總結和改正自己的在進攻和防守時的不足之處。在比賽中應區別對待不同后衛和進攻戰術,在比賽中更有針對性。提升個人防守的能力減少防守犯規次數,培養整體防守的協作能力是中國男籃后衛隊員整體需要特別重視的漏點,更要為中國以后的籃球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