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王玉
當前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已經建立起較為科學的組織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經過多年的建設,培養鍛煉了很多優秀的共青團干部,他們信仰堅定、心系廣大青年、工作勤奮、作風優良、品德高尚,深深植根于廣大青年學生中,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努力增強黨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黨的向心力。但在現實工作中,隨著經濟轉型和社會變化,新青年群體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利益訴求、行為方式等都和之前有較大的不同,高職院校共青團干部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與新時代的要求和青年的需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這就需要團干部除了埋頭苦干外,更需要抬頭看看。
團干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們自己的知識和閱歷跟不上廣大青年,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沒有平等共情,相信在引導青年大學生上必將困難重重。因此深入研究共青團高職院校團干部現狀和問題分析,對于促進共青團干部更快發展,推動共青團事業有序發展,都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習總書記強調“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在大局中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共青團干部的大局觀是引導共青團學校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在團工作中就經常出現一些團干部缺乏工作大局觀的現象,如在開展活動的時候不注意近期社會主流思想、不深入青年團體,舉辦的活動形式化、娛樂化較強,內容缺乏重點,無法正面引導青年學生。
(1)團干部需要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牢牢把握住工作的正確方向。
(2)要注意統籌兼顧,當前蘇州各高校的發展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的任務,共青團干部在工作中更要學會講究邏輯性,工作開展前做好項目頂層設計,把主線、脈絡理清楚,只有牽到牛鼻子、找準金鑰匙,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
(3)要認真研究所在縣市的戰略要求和人才需求,緊貼政府工作中心和部署要求,找準自身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如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逐年增長,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團中央提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是團組織服務青年重中之重,國家出臺了很多促進大學生就創業的優惠政策方針,在校期間共青團干部就要理清政策脈絡,有針對性地開展直面HR、創業知識競賽、創業聯盟、面試輔導、聘請專業的專家為學生答疑解惑,提前為學生就業做準備。
創造性思維能力指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展示領導藝術的智力核心。這種能力是共青團干部擺脫舊有的方法,特別是面對青年學生時,運用新觀點、新方法探索問題,廣泛聽取意見,并且保持敏銳性,在工作中把那些前沿性的、傾向性的東西識別出來,分析它的走向,從中認識和把握規律,最終作出獨創性決策。團干部年輕更應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思維,這樣才能同青年學生共進步。
近幾年來,由于大量的擴招,加之學生本身素質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導致班級支部團員成員不多,傳統的共青團組織設置、組織載體適應不了當代青年學生的新訴求,傳統的青年學習社、固定社團活動等方式需要創新。
共青團傳統的課堂“正向灌輸”的團課思想不可拋棄,更重要的是如何融入青年學生,尋找更有效的傳播正向思想的方式。現在流行的云上素養公開課、云上夢想公開課受眾面廣了,但是實際效果如何還未可知。如何選擇科學、合理、有效的團課方式有待于進一步創新,如何上好一門有溫度的團課也是對團干部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互聯網等的廣泛應用,新的溝通方式如QQ、微信、抖音等發展迅速,青年學生思想新潮、追求個性時尚,更易接受新事物,但是青年大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加上網絡上信息真假難辨,對于很多煽動性或者失真的信息,容易受到蠱惑。許多高校團干部仍舊一味以傳統教條模式管理,遇到網絡負面的傳播信息,就采取網絡圍堵、強制刪帖等方式,忽略了新時代團員青年的個性化特點,反而容易造成青年團員的抗拒,產生更加不好的影響。團干部應創新管理模式,如增強學生網絡媒介素養、健全學生訴求的渠道、培養網絡意見領袖等,既有利于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又有利于合理疏導網絡輿情。
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已遠遠超過共青團干部原有的知識結構。高職院校團干部不能滿足于原有的經驗和視野,每個月要靜下心來扎扎實實精讀一兩本書,不僅要學團工作領域的專業知識,還要瞄準學生成長成才的發展方向,盡可能多地涉獵通用知識,為今后更好地服務學生做準備。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腳踏實地的干”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學中做、學中思、做后想”,使理論優勢、專業優勢盡快轉化為為學生服務的優勢,比如目前團工作發布很多通過微信公眾號,就需要團干部熟悉微信公眾號的操作流程、提高推文寫作和審閱的能力,學無止境。
服務青年是共青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共青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服務中實現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引導。當前,青年大學生利益訴求多樣,在學習成才、就業創業、情感婚戀、心理健康、權益維護、生活娛樂等方面存在實實在在的需求。在學校體制下,共青團干部擁有的服務青年的資源非常有限,心理疏導或者就業推薦等服務工作有時依靠的是共青團個別干部的個人魅力和自身獨特的社會資源,針對青年群體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共青團干部服務青年的整體能力不足。
共青團干部原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素質和工作經驗難以適應黨的要求、時代的需求和青年學生的訴求,必須馬上應對變化,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在工作中找到上情和下情的落實點。如廣州共青團積極舉辦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比賽,引導青年返鄉創業,同時依托勞動技能競賽,大力培育青年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共青團干部也可以依托共青團平臺開拓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孵化基地,與社會經濟接軌。
多年來我們團干部整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開展工作,但是服務工作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如“上傳下達”,工作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上級安排的工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單位實際情況就盲目組織,學生被動接受疲于應對。共青團干部如何發揮青年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學生干部的領導能力,也是高校共青團工作的一個重點課題。
部分專職團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而自身專業能力與黨的要求、時代需求、青年期待有很大的差距。多想怎么辦,少說不能辦,多問問自己能為青年學生做什么,又能為組織做什么。扎根學生基層,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定能在平凡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共青團干部隊伍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社團組織,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其領導的中國廣大青年團員的成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團章對團干部也提出了五項要求:政治上要堅定,學習要刻苦、工作要勤奮、作風要嚴實、品德要高尚,可見做好一名新時代優秀的團干部,必須在大局觀、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服務能力等方面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務青年學生,帶領他們以青春為筆書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