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云,韓麗萍,劉麗雅,劉哲穎,蔡明博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河南 鄭州 450052)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第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變為主的傳染病患者[1-2],2020年2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簡稱“新冠肺炎”。2020年1月31日,WHO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定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2月11日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病(corno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20年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SARS-CoV-2”,英文全稱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中文全稱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截至2020年2月15日凌晨00:00,全國共確診新冠肺炎患者66 492例,疑似患者8 969例,死亡患者1 523例,治愈出院患者8 096例,疫情累及另外的25個國家。該病具有發病迅速、傳染性強、病情變化快等特點,已作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3]。大多數腫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但常需要至感染重災區的醫院治療或復查,較正常人群更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且一旦合并感染,治療可能更加困難。女性腫瘤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疫情期間應當被重點關注。本文針對婦科腫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有效防治新冠肺炎、規范抗腫瘤治療、合理隨訪、營養膳食等方面作以下闡釋,供廣大婦科腫瘤患者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14 nm。新型冠狀病毒雖然與嚴重呼吸窘迫綜合征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同屬冠狀病毒,但其基因特征與后兩者有明顯區別。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基因同源性達85%以上[3]。新型冠狀病毒體外分離培養96 h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而在非洲綠猴腎細胞系Vero E6等中分離培養需約6 d。新冠肺炎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 30 min以及乙醚、體積分數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新完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無癥狀感染者。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為1~14 d,多為3~7 d,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乏力和干咳,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頭疼、腹瀉等癥狀。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重癥患者多在發病1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甚至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性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患者預后較好,老年人及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后較差。
腫瘤本身具有消耗性,由于腫瘤細胞的存在,機體需要消耗較健康狀態更多的營養供給,而且疾病本身及其治療會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食欲,進而導至營養不良的發生。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承受著來自疾病本身、家庭及社會的巨大心理壓力,尤其圍絕經期女性情緒波動大,可能更易致免疫功能紊亂。婦科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激素類藥物治療等,尤其是晚期腫瘤患者需要定期進行抗腫瘤的綜合治療,這些治療會進一步損傷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抵御各種病原體感染的能力顯著降低。近年來,應用新興腫瘤免疫抑制劑藥物的婦科腫瘤患者越來越多,免疫抑制劑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機體的免疫系統,使機體的免疫機能長期處于低下狀態。以上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疊加,導致婦科腫瘤患者較一般人群更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普通人群感染后典型癥狀是發熱,可伴乏力、干咳,部分患者以腹瀉、肌肉酸痛、頭痛等為主要癥狀,但婦科腫瘤患者本身較易出現癌性發熱、腹瀉等類似癥狀,這容易導致這一群體感染后無法及時做出準備診斷。實驗室檢查顯示正常人群新冠肺炎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乳酸脫氫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部分危重者肌鈣蛋白增高;而婦科腫瘤患者接受放療、化療等抗腫瘤治療過程中白細胞計數通常偏低,C反應蛋白等會升高,這導致兩者難以鑒別。因此,對于婦科腫瘤患者,在疫情期間應當積極采取科學防疫措施,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婦科腫瘤患者的日常防控措施與正常人相似[4],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理智面對腫瘤和疫情,不恐慌、不造謠,堅定信心,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醫務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相信國家完全有能力應對和處理疫情,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每日正確自測體溫,如果出現發熱并伴有類似新冠肺炎的相關癥狀且給予降溫等對癥處理后癥狀不緩解,建議及時至當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熱;3)婦科腫瘤患者及其家屬應盡量避免外出,不走親訪友、不聚會、不接觸疫區歸來人員、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在家期間加強營養,多喝水,勤洗手,規律作息,常用物品及時消毒,每半日室內通風30 min以上;外出時必須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有條件者建議戴護目鏡和防護服;4)室內可采用中醫預防,每日在房間內點燃1柱艾條熏,還可佩戴防感香囊,按摩或艾灸大椎、關元、氣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5];5)婦科腫瘤患者在返院治療過程中,要避免扎堆返院,盡量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6)住院期間患者及其家屬應全程佩戴口罩,盡量留在自己的病房,減少與病友的交流與接觸,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同時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向醫生反饋。
婦科腫瘤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新冠肺炎是急性傳染性疾病,要正確處理疫情防控和腫瘤診治的關系,抓住主要矛盾,診治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對于已完成抗腫瘤治療或未接受治療但病情穩定的婦科腫瘤患者,如無特殊不適建議盡量不到醫院來,以減少感染機會,具體返院時間需向婦科專家咨詢;2)對于必須返院抗腫瘤治療的患者,返院前嚴格自我排查,如有發熱、疫區接觸史或群聚發病情況,嚴格在家自行隔離14 d后再返院,入院后接受醫院排查,不向醫護人員隱瞞疫區接觸史;3)對于達到方案規定抗腫瘤治療時間的腫瘤患者,若為年老體弱、多次抗腫瘤治療后、免疫狀態欠佳以及病情穩定的,建議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狀態后繼續治療或適度延長治療周期;4)對于異地腫瘤患者,建議減少人員流動,可于當地醫院就診,必要時咨詢異地主管醫生具體治療方案;5)對于短期內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婦科良性腫瘤患者或經綜合治療處于惡性腫瘤緩解期的患者,建議適度暫緩手術治療;對于進展期惡性腫瘤患者,確保無相關疫區疫情接觸史和發熱的情況后,建議在全面評估機體狀態及手術風險后,考慮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開展手術治療;對于惡性腫瘤危重或惡性腫瘤嚴重并發癥需要急診手術的患者,應在充分評估患者免疫狀態,充分保證術后輔助治療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手術治療。治療期間建議加強防護,確保患者圍手術期安全;6)對于接受放療、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納差、腹瀉、發熱、乏力等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應給予止吐、升白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對癥治療,減少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7)對于應用免疫抑制劑藥物的腫瘤患者,在聯合其他藥物治療情況下,機體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可能更弱,是腫瘤患者中更易感人群,更需加強日常防控。此外,免疫治療過程中,皮膚不良反應(如皮疹、瘙癢)和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便秘等)較為常見,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間質性肺炎、呼吸困難、免疫性腸炎等,臨床癥狀和影像學表現可類似新冠肺炎,如出現此類情況需及時與主管醫生溝通相關治療。
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有助于新冠肺炎的防控與救治,而且營養治療是抗腫瘤治療的基礎措施與常規手段,已成為與手術、放療、化療并重的治療方法,貫穿婦科腫瘤患者的治療全程。防疫期間,婦科腫瘤患者的飲食與營養應注意:1)食物多樣,營養充足:食物種類、來源、色彩多樣化,每日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葷素搭配,少食多餐,優先保證主食、蛋白質的基礎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攝入量少者可適當口服復合維生素,每日能量攝入大于2 000 kJ,同時保證大便通暢;2)增加攝入優質蛋白質:適當增加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魚、蛋、奶、豆制品、精瘦豬牛肉等,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禁食各種野生動物或非正規市場來源的蛋和肉;3)少鹽限酒,飲水充足:少吃高鹽食品,每日所飲乙醇量少于15 g,每天飲水1 500~2 000 mL,多次少量,主要飲白開水或淡茶水;4)保證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建議每天睡眠保證7~8 h,減少久坐時間,每天運動時間不少于30 min。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著每個人的健康,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自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奧司他韋、阿比朵爾、α-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瑞德西韋、氯喹、雙黃連等藥物可能有效的消息陸續被報道,國家先后印發的5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均提到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和α-干擾素,目前尚未確認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但是已經有多種西藥和中藥等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現有的抗病毒藥物種類繁多,但病毒的變異速度很快,很多抗病毒藥物針對此次疫情的效果并不明顯[6-9]。我國學者[7-9]報道瑞德西韋在細胞水平上對新型冠狀病毒也有較好的活性,但在人體應用前仍需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6,8]。此外,中醫預防也是不可忽視的方法,中醫專家推薦的中成藥有金葉敗毒顆粒、刺五加黃芪片、玉屏風散(丸)、貞芪扶正丸(膠囊)、參芪片(膠囊)等[5]。
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嚴峻,腫瘤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等所有病原體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間,加強對新冠肺炎的認識,科學合理診治腫瘤、增強自身免疫力、規避免疫抑制、減少接觸風險,是腫瘤患者治療自身疾病及預防新冠肺炎的重要原則。婦科腫瘤患者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防護和治療,努力獲取更好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