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農業農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常守瑞
農業生產的基礎就是土壤肥料,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資源被占用等問題開始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危害。
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面積急速擴張,同時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土地資源長期得不到有效利用,有效耕地面積就會大范圍退化,這樣一來土地承載的壓力變大,破壞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1]。
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人們過分關注農作物的產量,使用大量化肥,使土壤肥力大大下降,土壤沙化情況嚴重。另外,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類工廠開始出現,工業污染加劇了土壤沙化,對自然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這既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現代社會的和諧穩定。
農業生產中用到的肥料一般都比較容易揮發,所以種植人員在進行農作物的種植時一定要嚴格控制肥料的使用量[2]。但是從實際農業生產的過程來看,很多種植人員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肥料的使用量,造成了肥料的浪費。如果農作物長期接受單一的肥料,不僅不能快速生長,還會引發各種疾病;如果給農作物使用濃度過高的肥料還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的吸收,阻礙農作物的生長。
任何一項工作的展開都離不開制度的支持,為了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也在不斷地出臺政策來約束土地資源利用的問題,相關環境保護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也應當嚴格落實相關的土地保護政策以及可持續發展制度,從而保證土地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
在我國以前的農業種植過程中,農民大多是使用農家肥來促進作物生長的,農家肥的主要原料是農作物的秸稈以及糞便等,但是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農家肥開始被農業生產所淘汰。農作物秸稈、糞便等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處理變成優良的有機肥料,實現對廢棄資源的二次利用,達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也可以很好地解決由于秸稈焚燒、農業廢棄物丟棄污染環境的情況,可謂是一舉兩得。
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要對農田進行合理的利用,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作物進行種植,這樣不僅可以讓土地資源發揮作用也可以幫助提升土壤肥力,達到均衡植物養分供給的目標,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更快地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研發人員應當加大對化肥的研究力度,盡快打破化肥使用污染環境的局面[4]。當前最流行的肥料就是微生物肥,這種肥料富含豐富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肥料,從而解決由于肥料使用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也應當不斷地對農業生產所用肥料進行研究,不間斷地進行農業生產科技化變革,進一步幫助提升土壤肥料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情況出現的概率,從而更好地為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總而言之,土壤肥料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決定現代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否順利進行。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對肥料的使用,相關人員也應當不斷地加大對土壤肥料的開發力度,農業種植人員應當根據當地土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土壤肥料,從而提升糧食的產量和質量,為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