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學院 楊玥
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了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狀況根深蒂固,并未真正聚焦以“學”為中心。
彌補了以往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缺陷,解決了許多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綜合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過于剛性的教學機制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政策頂層設計不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研究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1)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克服了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
(2)彌補了以往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缺陷,解決了許多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綜合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
(3)打破了一錘定音的考試評價格局,實現了以“終結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的轉變,給學生的學習施加了無形的外力,激發其學習動力。
(4)扭轉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的狀況,推進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方法銜接不暢的問題,使現代信息技術與本科教學深度融合。
(5)克服了傳統教學教師投入不足的問題,采取諸多改革措施促使教師增加教學精力投入。
轉變教學理念,進一步鞏固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形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優化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構建以項目教學為主,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學以致用。沈陽工學院信息與控制學院的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適應我國社會對人才多層次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與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大連華信科技有限公司、沈陽云創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深度校企合作。
(1)依據社會、企業的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內容,聘請企業高級職稱工程師來我院授課。
(2)通過構建與企業的集中實踐環節,采用企業化培訓、頂崗實習、“企業二級學院”和“企業冠名班”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綜合運用能力,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開展第二課堂、大創活動、學校重大科研項目和科技競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并且通過與企業進行產學研的合作,讓部分學生參與企業的真實項目研發過程,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學校的總體辦學思路指引下,結合信息與控制學院各個專業幾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對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要求給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四個面向”指的是面向學科發展最新潮流、面向市場需求、面向社會實踐、面向創新思維和創業知識,實現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構建等方面的建設。
以物聯網工程專業為例,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要求,本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條件與教學、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建設。構建以物聯網行業需求為導向、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項目為載體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項目驅動”的課程體系。建立“教學內容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校內培養與企業培訓相結合、學生角色與員工角色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為了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課程體系總體結構采用“3+1”結構,即前三年在校內培養,最后一年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
為進一步提高信息與控制學院大創競賽的參賽作品的質量,將大創活動融入日常的教學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信息與控制學院將創新創業競賽融入教學過程,制定信息與控制學院大創競賽全程化方案并進行有效的實施?!叭絽⑴c”指的是學生參與競賽、教師參與指導、企業參加命題。我院請企業參與一些競賽題目的命制,有效地將大創活動融入日常的教學過程,將每次競賽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并且召開優秀學生的經驗交流會。
“四個自主”指的是自主選教師、自主選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自主選合作團隊、自主確定學習時間,主要指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以創新創業團隊為突破點,提前完成畢業設計環節。信息與控制學院積極開展第二課堂,通過開放實驗室,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實驗室。學校成立許多創新創業社團,建立多個針對專業不同培養方向的專業訓練項目,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專業教師,根據教師建立的專業社團,自主選擇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同學們之間建立合作團隊,以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作為畢業設計目標,將畢業設計貫穿于整個過程。
本成果自2013 年開始于我院信息與控制學院各個專業進行改革,累計已有5 屆學生直接受益。目前,沈陽工學院信息與控制學院所有專業的學生均采用“二四三四”體系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按照“雙方協同”相互滲透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四個面向”相互銜接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三方參與”相互結合的創新創業競賽全程化實施方案和“四個自主”相互交叉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培養了“懂專業、技能強、能合作、擅做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近幾年來,我院計算機類、電信類、電氣類專業畢業生整體上基礎理論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多家企業主動與我校建立長期的用人關系,學生的就業率逐年提高。
幾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工程教育實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