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縣林業工作站 劉少倩
在荒山造林綠化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即適宜性的原則,合理布局林種、樹種結構,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促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多種效益相結合。不同的地區氣候資源和條件是不同的,在進行植樹造林之前應該對作業區的氣候、環境、濕度和溫度等情況進行徹底的調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采用鄉土樹種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如果林地的條件比較好,應該科學地安排經濟效益好的樹種。如果是條件比較差的林地,則應該栽種對地理條件要求不高的品種。在栽種的過程中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不僅能提升樹木的成活率,還能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荒山植被優點明顯,不僅能夠實現水土保持,同時還能調節自然氣候,為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奠定基礎。通過保護植被和造林的方式,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尤其是外部一旦有水源,荒山植被能及時吸收,從而更好地避免水土流失,林地生產力得到充分提高。
在一般的情況下,荒山的蓄水能力比較強,良好的蓄水能力為樹木的生長提供了水源基礎,因此,增加植被的覆蓋率和種植灌木植被能提高植物的含水能力,同時實現對大氣蒸發條件的改善。
2.1.1 選擇適合的時期,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每年的春季是非常好的移植時期,該時期的溫度、濕度和氣候等條件都比較適合移植。該時期的樹木處于休眠期間,還沒有生根發芽,同時對外界的氣候不是很敏感。選擇該時間進行移植需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同時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移植。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木移植之前要對苗木質量進行檢查,同時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栽植。需要注意是在進行移栽之前必須確定樹坑的直徑和樹干的根幅,樹坑的直徑必須大于根幅,大出三分之一左右比較適合。在栽種之前一定要了解樹木是否對深度有要求,深度應該高出樹木地徑的2~3 厘米。如果進行帶土球移植,對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即高出土球5 厘米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樹木盡快地適應環境。移植較大樹木,首先需要確定移植的方向,保證移植的成活率。在移植的過程中應該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即保證水分不能快速的流失,可以采用草繩包住樹干的方式進行。如果是比較大的樹苗,在移植之前應該對移植的地區進行澆水,同時還應該重視移植之后的補水措施。在栽植之后,應該采取科學的手段對樹苗進行跟蹤檢查,一旦發現樹木出現沉降和偏斜的情況必須進行及時處理。
2.1.2 采取合適的方法,確保移植成效
在移植的過程中,在移植比較大的樹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即避免出現脫水情況,在移植之前將水分澆足。如果是常綠闊葉苗的話,為了降低水分蒸發的速度,可以剪去一部分枝葉。如果是闊葉林木的話,在其休眠期間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移植,如截干和定干等方式,這些方式的主要優點是保證根系的完整,最為重要的是節省財力、物力。另外,如果移植帶坨樹木,需要科學處理土球。采取帶土移植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但是該種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即成本和費用比較高。在移植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考慮樹木的高度、樹徑等。如果是移植較大的樹苗,土球一般情況下為胸徑的八到十倍。在進行起苗的過程中,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可能不能將完好的土球帶上,因此,應該及時剪除老根和爛根等,同時將土球包裹嚴實,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在苗木移植之后應該及時進行包裝處理,同時科學地選擇包裝材料,麻袋、草包和尼龍袋是很好的選擇。在包裝的過程中應該將樹苗的根部擺放整齊,同時保證樹苗不缺水??梢允褂玫静莺筒莺熯M行濕潤處理,之后再進行及時包裝。在運輸的過程中,要做好覆蓋出路,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同時運輸的速度應該快,盡量不要在大風天進行運輸,同時結合具體的天氣情況進行適當的噴水處理。
在荒山開展植樹造林比較困難,地勢條件、降水條件都受限制,依靠傳統栽種技術,很難保證苗木的成活率,所以需要合理應用新型造林技術,荒山造林綠化技術,可以很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是值得推廣及廣泛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