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 徐華 楊娜
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能夠極大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力度,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國家層面,三農的發展是趨于一個國家戰略的地位,所以大力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于我國現代農業化目標的實現有著巨大的輔助作用。筆者基于農業基層的一些工作經驗,就農業機械化推廣對現代農業的作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從業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所謂現代農業,就是將現代的管理手段和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和管理中,進而實現農業的高生產力和高效率發展。對于現代農業而言,歸納起來,一般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會使用到農業機械設備,而非進行大量人力勞動操作;依據農業水平建立了一套符合自然平衡的農業科學體系,并且將之進行了大量實踐;在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配合科學的現代管理。
所謂農業機械化,從字面意思就可以得知,是利用現有的先進科學技術將一些傳統的農業機械設備進行更新和替換,進而提升現有的農業生產力水平和個人的生產效率,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大幅提升。在日常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化被簡單地認為是利用農業機械在田間進行機械化工作。實際上,農業機械化需要被深化理解,在實現精細化、設備化、產業化、規模化的基礎上強化功能型、智能型、經濟型的農業設備的建設力度,有助于農業化的深加工、健康養殖等方面獲得新進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期達到現代農業科技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
在進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其核心就是提升農業的生產力水平,而這需要農業現代化機械器具來實現。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離不開農業機械設備的廣泛運用,其目的就是將適用于農業發展的先進器械運用于農業生產中,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我國國土面積很大,但是真正適合進行糧食種植的土地面積確較少,與十幾億的人口數量是不匹配的。所以為了養活我國巨大的人口,需要提高土地產量,而這就要靠提升農業種植科學技術含量來實現。而在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農業機械就是一個較好的載體,將科學和機械相結合能夠提升土地的單位產量。比如在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土地深度植肥之后,能夠將所植入的化肥效果提升25%,能夠提高單位土地的糧食產量。
機械設備很多時候所起到的作用非人力所能夠達到,在農業上進行機械設備運用時,同樣也能提升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進而提升農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農業機械具有土地烘干能力、抗旱能力以及排洪能力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有效避免農業作物受自然災害的侵襲。比如將科學技術與農業機械相結合之后,可以提升所種植農作物土壤的蓄水能力,進而能夠避免農作物遭受干旱的侵襲。另外,農業機械能夠對農作物進行搶收,避免農作物遭受洪水等自然災害,進而實現農作物的增產。
想要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產業化,依靠純人力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農業機械化是其動力之一。在日益開放和市場化的農產品市場上,實現農產品的銷售,離不開產品價格、質量以及品牌的優勢,而這些優勢都需要農業機械來進行實現。運用農業機械,能夠極大地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單個農產品的成本。反過來農業產業化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地區勞動力的合理分配,進而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合理利用,而這又能夠促進科學技術更加深入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激發農業產業化更大規模的形成。
對于農業機械設備而言,跟其他機械設備一樣,包括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售后配套服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只有實現四個環節的有序連接,才能夠極大促進農機產業的發展。而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能夠促進農機產業需求的增多,促進該產業能夠有更多資金投入生產和研發,將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機中,進而實現良性循環。
農業機械化是將先進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發展中,并且將之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另外其還能夠促進農機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實現現代農業化的一個關鍵因素所在。隨著目前農村很多中青年勞動力的外出,能夠進行農業種植的勞動力越發減少,為保證農業發展的穩定進行,農業機械化的大面積運用,進而提升單位土地面積的人力投入和產出增加,是一個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