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馬志凱 霍倩 張淼 白慶華 李珊珊
關鍵字:工程認證;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高校現行課堂教學模式不夠靈活,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未能通過學生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目標;未能發揮教師導向和導學作用;未能協調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老師的自主教學的成效。
現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與教學基礎上都不以學生為中心。同一門課程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大同小異,同時,過度依賴參考教材的內容,不能持續改進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教師講解主要以課堂講授的教學模式進行,限制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與學習的主動性。教學基礎未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學生無權選擇老師、無權選擇課堂、無權選擇學習內容。學生學習目的是考試過關,因此,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專業針對性不強。有些高校的專業課程教學還在使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規劃教材,導致教學內容陳舊,時代感差。與時代脫節的教學內容是導致本科生教學與本科生發展和成長不匹配的原因之一。同時專業基礎教材以國內教材為主,國外經典教材使用率不高。陳舊的教學內容對于本專業的焦點熱點、學術前沿問題介紹較少,不能滿足學生了解本專業發展新動態的強烈需求。
在課程考核方面,主要以閉卷考試形式進行,成績不能客觀地體現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考試內容受授課教師主觀意識的影響。過分重視考試成績的考核方式,不僅影響了學生實踐創新及其他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同時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全依賴于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實驗實習過程的考查,沒有起到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的作用。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高效地獲得知識來組織教學。
首先,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老師只是幫助學生怎么學。課堂教學模式中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查找相關資料、進行項目研究和參與課堂討論來獲得相關知識。老師的教學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研究活動。學生在參與相關的教學活動中獲得知識。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應以引導學生提高獲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和獲取知識所應具備的能力。
及時更新專業實用性及前沿性的教學內容,同時不指定唯一教材,教研室教師組織制定自編教學內容、自擬討論話題、推薦學習書目。為完成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學生必須查找相關資料,閱讀相關書籍。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且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和組織者。主導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
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期末總成績以課堂上討論的成績、論文成績、項目研究成績作為主要參考,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輔助參考。同時加強自主創新能力考核方式的多樣化和立體化。對于學生考核要從科技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多個方面考核。課程考核目標是既要掌握理論知識,也要提高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
為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教學供給側結構改革勢在必行,教與學的過程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過程。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改革考評方式,引入項目教學,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