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生態環境局懷來縣分局 張燕慧
生態環境保護在我國重點工程建設中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在傳統粗放的工業發展中,盲目追求經濟,生態自然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現如今,環境保護這個現實課題也逐漸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因此,我國乃至世界人民都有必要重視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并要培養專業人才、提高環保意識、加大資金投入等,為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環境監測是指對影響環境的因素進行測定,也是生態環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制品對土壤的侵蝕、水資源的浪費、森林面積減少、氣候變暖等。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科學的監測方法和手段,快速了解企業的排放狀況以及污染源的分類。這也有益于幫助環保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不足,及時調整日后工作的發展方向,并能及時預測污染物發展趨勢,為環保部門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環境監測同時也可以為環保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長期監測污染物因子,有效地支持環保部門開展日后的工作。
人才是環境監測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現階段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對環境監測也逐漸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重點流域的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的整治、企業整治、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新項目。環保工作的逐漸更新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目前環保方面的人才正面臨質量與數量上雙重不足的窘境。為此,應加大培養環境監測人才的力度。
例如,在人才質量方面,應將工作中的責任歸屬到個人,明確職責。能夠使得相關人員各司其職,并加以相關部門的監管,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應該執行考核與激勵制度,一方面,在工作的過程中,加大相關部門的監督力度;另一方面,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每個月進行績效考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與懲罰,這樣能使相關人員有競爭意識,將自己的工作落實到位,明確自己的職責。在人才的數量方面,應面向社會廣泛招募人才,將自己領域的專業知識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共同為環保事業出一分力,這樣有利于減緩人才不足的壓力,從而保證環保工作的有效運轉。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污染物排放也越來越多樣化,難以分辨,給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應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突破傳統監測中的瓶頸。同時,重視對環境監測平臺的建立,成立大數據分析庫,將相關企業的排放物放入大數據庫中,快速、準確地呈現出相關污染物的占比與來源,并預估污染的趨勢,之后用直觀的數據圖呈現出來。逐漸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對監測的標準、評估機制、信息平臺等進行科技上的更新,同時加強環境監測的預警功能,能夠通過污染物判斷出源頭,對癥下藥。這樣可以加大環境監測的效率,為環境檢測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1]。
現如今,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與監測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污染源的邊界也在逐漸泛化。原有的監測體系被沖擊,相關工作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判斷某個企業、工廠等是否達到了污染的標準。相關法制的不健全、保護方式的保守化、對環境保護概念的模糊化都制約了環境監測的進程。應著力健全相關的法制法規,對各類環境污染進行分類,做到排查企業時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制定的環節,有利于改進環保部門內部的運營體系與控制機制,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在環境保護的工作進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與廣大人民都應該增強環保意識。一方面,要看相關工作人員是否遵守環境保護部門的條例,是否幫助相關企業完成整改,而不是打著組織的旗號懶政、一刀切等。這種不負責任的處理方式也是不環保的方式,同時損害了相關環保部門在企業、人民中的形象,不利于日后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廣大人民也要增強環保意識,牢記環保條例。可以通過每周定點培訓的方式,加大對環保知識的宣傳,也可以通過建立當地環保部門的相關網站,在線上對環保知識進行普及,強化廣大人民的環保理念。在雙方共同努力的情況下,相信在日后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中,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并進一步推動我國環保事業的進程[2]。
綜上所述,在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生態環境的監測是至關重要的。應及時發現不合格的排污物,改善不良因素對環境的破壞,更新相關治理措施,共同助力環境發展的穩定性與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