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姝蓉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近年來,我國軌道交通行業處在快速發展期。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境內軌道鋪設總里程約為13萬公里,并且能夠滿足高速列車行駛并投入運營的軌道里程達2.9萬公里,數據占比全球第一;2019年下旬,中國內陸39個城市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實際運行軌道里程超過5800公里。此外,據相關軌道交通領域綜合數據來看,擁有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的城市數量、實際使用客運量、便民服務設施設備總量、相關維護及保障運營人員崗位數量、志愿者等層面均位于世界首位;在考驗城市軌道交通關鍵運營指標中的正點率、列車運行可靠度、發車間隔等統計數據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中國內陸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及其相關衍生配套服務行業現如今已是飛速發展階段,急需大批具有工程應用及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這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建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其中,特別是對于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來說,2012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了一批有利于國家戰略發展領域的新興產業,將緊緊把握和發展改善民生急需所求、應用廣泛、覆蓋面廣,且從事崗位對口,以及有針對性的新專業。依據當下軌道交通領域發展建設和相關配套的安全領域運營管理需要,我國新增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在2015版的同時又特別增加完善了“城市軌道交通的車輛技術、機電技術、通信信號技術、供配電技術工程技術和運營管理專業”。
在此背景下,國內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甚至是全國綜合類重點本科高校均新開設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各項相關運營管理及通信控制等專業,為所在地區培養和輸送軌道交通方面的人才。截至目前,中國內陸地區培育的軌道交通類相關領域,特別是擁有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院校近百所,且這其中高職高專院校占據著相當程度的比例。無獨有偶,縱觀上述開設此類專業的高校中,少數傳統軌道交通類專業院校會單獨設立軌道交通的二級學院外,其余多數學校會將該專業所屬于工學大類自動化專業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歸結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中研究方向。高職院校開辦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普遍存在著高水平專業師資短缺、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滯后、學生工程能力弱、創新意識不足等問題。
高職院校由于其自身偏重職業化崗位化的性質,培養出的人才會出現實踐技能比較突出但理論知識不夠過硬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的轉型升級,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方面的新思想新技術日新月異。其中,高職高專院校培育的此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舉一反三、領會機變的職業技能,來應對通信信號領域和人工智能的超高速發展與變革,并能夠以活學活用、自我發現、自我反思的方式時刻掌握新型技術的應用、開拓創新研究出通用快捷的新方法。
在各校的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中我們可以發現:實際課堂授課中,教師的講述環節課程與學生動手實踐實訓課程的安排同他們面對未來畢業后的實際工作崗位和所從事崗位的專業要求技能層面有著較大的差別,從實際應用和用人單位來說并不能準確滿足其實際需要,必須在入職前耗費大量的二次培訓時間并產生額外的經濟成本。事實是,當下對于各領域各層次高校辦學中,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存在“新出生、未長大”的孕育孩童期現象,“骨骼發育尚未完全”,在其專業領域“成長”還不盡成熟。此外,校內課程培養層面上普遍存在本領域專業課程偏少,實際實踐運用課程不全,教室基礎理論課冗長且不易理解,學生自我接受度和實際掌握度不高,專業總課時長、課程課時長受限,軌道領域專業課程泛泛而談,區域性不強,校企合作層面缺乏更緊密的銜接,而有利于專業領域發展的企業專業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教學方式缺乏政策性支撐等諸多問題。實踐環節方面,地方高職院校常常缺少專業對口企業的支持與合作,實習基地明顯不足,在實踐環節的安排上面只能借助學校現有的條件開展,不利于學生全方位開展與崗位適應的實踐鍛煉。
當下,面對高職高專院校的此專業實際授課方式和課程安排均以教師面授為主,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傳授給那些原本并不對“理論和滔滔不絕”所“感冒”的孩子們,“枯燥無味、得過且過、人到就好、應付考試、獲得學分”的學生課堂現狀反映出此類專業課程教學方式和培養形式滯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還需要結合在本專業的實踐運用中來,萬萬不能練就一手“書本功夫”,使得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只是停留在書本層面,學生在實踐層面的應用能力不足,與院校制定的具備較強操作能力和靈活的現場處置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匹配度低。
課程設置上適當縮減與專業特點不相符的基礎理論課程課時,擴大專業課程的設置比例。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在卷面筆試的基礎上,融入模塊化項目化的實踐環節考核,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以實踐考核促進崗位技能的提升。
在強化實踐課的基礎上依托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撐,優化校外實訓基地(亦是企業生產服務一線)的構建和投入使用。“活學”后及時“活用”,前期實踐銜接后期崗位,前后貫通、實踐鍛煉。如何適應并銜接好校企合作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是產學研結合的基礎。高職院校應積極與當地軌道交通企業集團聯系洽談,強化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訂單班、基地實習、聯合培養等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學生創造了解軌道交通行業、信號控制崗位實踐鍛煉的寶貴機會和條件。在實訓中,學生可以親身體會軌道交通行業的實際崗位需求,明確自身努力方向,提高專業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崗位實踐能力,畢業后進入到相關工作崗位時能快速適應進入角色,極大提升高職院校人才的競爭力。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團隊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高職院校應積極創造交流條件,促進企業專家與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依托產學研相互貫通的培育理念,從“師傅帶好徒弟,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發展培育目標入手,合理地將管理城市軌道交通的實際操作運營管理單位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融入學校的學生實習實訓課程納入日常培育范疇,企業的“老師傅”“老隊長”“優秀管理人員”,既是企業單位學習敬佩的前輩,也是高校里神采奕奕在同學們身邊的好導師、好朋友。制定企業和用人單位需要什么崗位、地方社會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培育什么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育模式,一人對一崗、一校對一企,將在校學生做到學校立德樹人,企業培養成材的合作辦學、共同培養的方式建立校企相連培育人才的共同體。此外,針對于提高在校教師的專業先進性和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求知欲,還可以知道教師下企業培訓、學校專業教師參與企業運營與管理、鼓勵教師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自主創業,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就業渠道,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全方面、多領域的創新型培養和發展模式。
綜合考慮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自身特點,以及高校應屆畢業生可選擇的意向崗位中的用人單位對就業人員的實際需求可以發現: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畢業生合理落腳點在全方位、寬領域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方面。此類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融合各項先進技術理念的大腦,和可以應對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的創新精神和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與時俱進的、適應現在和未來信號技術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這將是未來高職高專院校提高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畢業生崗位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前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