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琴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高職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提升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1)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與高職教學發展對教師的需求不相適應。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慢、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無法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發展對教師的需求。
(2)教學內容設置與學生英語發展需求相脫節。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只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忽視了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解決生活和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文化的導入。
(3)教學評價與學生培養成效相脫節的問題。教學評價單一,無法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客觀評價,忽視過程考核和評價。
本課題組在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我院英語師資團隊建設入手,通過提高教師“教學、競賽、科研”綜合能力的提升來推動和引導英語教學改革;通過教學資源庫建設,在資源庫建設中注重英語語言知識、應用能力和文化導入的有機結合,重構教學內容,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助力,通過對學生考核、教師教學評價及診改,在不斷的診斷和改進過程中,使英語教學良性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1)以教師“教學、競賽、科研”能力綜合提升推進我院英語教學改革。《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了高職教學發展對英語教師能力的需求。立足教學師資現狀,以綜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參與和指導競賽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綜合提升來助力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鼓勵教師提高自身學歷和專業能力,秉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通過外派教師參加國內外培訓、請同行教學專家進校進行講座、開展教學研討、公開課等活動來更新教學理念和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參與教學比賽、指導學生參加競賽來提高參與和指導競賽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通過鼓勵和組織教師做課題,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進而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以賽促教,以研促教,教賽研結合,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2)以培養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為目標,建設英語教學資源。在教學內容構建中,既要注重夯實學生英語基本功,又要重視英語應用能力培養,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結合學情和學生未來發展需要,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結合,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內容、知識體系進行了新的構建。真正從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實際需求出發,打好英語學習基本功,關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英語文化素養的提高。結合各專業、行業及未來崗位需求,總結共性需求內容,注重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在英語教學資源庫建設中既要兼顧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攝入,運用英語處理和解決生活和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英語文化的導入。教學內容選取應本著滿足學生未來發展需求的原則。加強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知識、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解決生活和職場實際問題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英語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3)通過對學生考核、教師教學評價及診改,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展開分別考核、評價和診改:通過聽課、評課和自評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作為教師評優、職稱晉升等重要依據,在評價、考核的基礎上對教學設計、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與進步程度,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為原則。始終以此標準評價為主,選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強調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習得性。教師以指導、輔助、督促和檢查為主。學習效果評價注重過程考核,即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在教學評價中加大課堂參與、英語知識應用的評價和英語文化素養培養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記錄,對學生的進步程度有評價。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使“測、評、改”成為保障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
本課題組對英語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和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研究和實踐:以教師“教學、競賽、科研”能力綜合提升推進英語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為目標,建設英語教學資源。通過對學生考核、教師教學評價及診改,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取得成效如下:
(1)建設了一支“教、賽、研”能力協同發展的英語教學團隊。在我院英語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中,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成效顯著,建成了一支教學理念先進、教學能力、競賽能力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學團隊。在英語教學改革期間,教師參加境內、外進修和培訓78人次,轉變了教師教學理念;教師學歷得到提升,英語教師26人,全部碩士研究生;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競賽榮獲國家級、省級、部級獎項11項,校級獎項12項。教師學生競賽獲國家級、省級獎項共87項。發表相關論文205篇,課題18項,編寫教材8部,其中3部教材推廣到省內10余所院校。
(2)開發了“知識、能力、素養”三結合的“線上+線下”英語課程教學資源。在教學資源建設中注重學生英語知識、英語應用能力、英語文化素養的有機結合,重在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以及人文素養的提升。編寫了培養學生英語知識、能力和素養有機結合的《當代高職高專英語綜合教程》,建設了實用英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用英語精品課程、英語學習天地、英語網站等,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輔助資源。
(3)形成了對教師和學生“評、測、改”三驅動的教學評價體系。重構教學評價標準,包括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工作(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實施等過程和效果)的評價,以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關注學生進步和提高)。通過診斷和改進,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診改,持續改進,不斷提升,達到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提英語教學為專業學習服務,為學生未來就業發展服務,為學生英語職業發展服務。“評、測、改”三驅動的教學評價體系有效推動教學改革發展。
本課題組在分析我院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于2009年分別針對教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和教學評價體系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建設了一支集“教學能力、競賽能力和科研能力”協同發展的英語教學團隊;建成了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素養”一體化培養的英語課程教學資源;形成了“評、測、改”驅動下的教學評價體系。經過了實踐檢驗,本次英語教學改革有效推動了我院英語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和英語課程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