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翠屏教育幼兒園

社會建構主義是一種社會學的知識理論,它將哲學建構主義應用于社會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一個群體的成員構建知識并合作在一個群體中創造文化。當一個人融入這種文化時,他正在學習融入任何文化。社會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發生的社會環境以及它如何影響學習,社會建構主義將個人學習視為社會化的過程。由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種學習發生在實踐社交中,當個人參與社交活動時,會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對于社會建構主義而言,它認為知識是在人類社會范圍中,有效的通過個體之間的作用以及自身的認知過程來進行構建的,從而使其個體與他人兩者進行合作產生意義建構的結果。另外,在這一個過程當中,我們還需要注重其社會層面的客觀知識對于個體主觀知識構建過程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個體而言,它的一個認知會受到周圍的社會群體影響,使其在進行知識構建的過程當中,需要讓個體與他人進行溝通,用他人視角來進行思考問題,從而有效地進行意義建構。
對于社會建構主義而言,學習它是一種情境認知,其知識在進行不斷變化的社會情境當中建構的。另外社會情境它是個體認知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源泉,它能夠在最大的限度當中喚醒學習者原有的經驗以及感知,從而有效地激發其產生聯想來加強對于新知識的建構。另外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教師是教育環境的組織者也是調節者和控制者,社會環境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因素,而教師的作用則是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溝通。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角色它不是被動接受學習材料,而是一個參與者以及發現者。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每一個學習者都應當有著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并且還需要有著對于某一種事物獨特的見解,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每一個成員都有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來進行主動地發表自身的見解和看法,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提出問題并且進行思考。但是我們需要了解到每一個人它進行思考的時候,得出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便需要進行協商和妥協,從而在最大的限度當中讓學習者能夠得到成就感,取得較好的發展。
從廣義的程度上而言,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專業化兩者的意義相同,但是卻有著兩個方面的含義,分別為:一是指教師這一個職業群體的發展,強調從普通職業朝著專業職業的發展過程。二是教師個體的素質提升,強調從新手到經驗型教師之間的成長發展過程。在本篇文章當中我們主要是針對于后面一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第一,定期開展校外交流以及研討活動,在這一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校與學校之間不應當各自為政,而是需要進行組成一個較為開放的網絡系統,學校則是每一個網絡當中的站點,應當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在最大的限度當中讓教師以及同行可以經常進行教學研討。另外在每一個學校中都應當有著屬于自身的辦學理念,從而不同的學校教師進行交流,能夠在最大的限度當中促進教師專業進行發展和改革。第二,邀請教育方面的學者或者專家進行指導,教育學者他們有著較為豐富并且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學校在進行開展相關方面的活動時,可以使其教師通過與學者的探討與交流,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自身專業發展中出現的難題和困惑。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環境是指相互信任,理解和寬容的師生關系,以及尊重、支持、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環境和和諧心理氛圍。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是指一個充滿挑戰,多元化,激發教師產生教學問題,積極解決欲望的創新教育環境,與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培訓等有關。為了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我們認為應該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應努力建立一種信任和理解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教師是唯一能夠消除情緒的人,只有在能夠充分展現師生內心世界,展現內心情感,反映師生教育教學過程和背景的情境下,才能積極觀察、思考、探索,與學生互動,進行情感溝通,從而在課堂上自由發揮智慧教學,實現有效、高效、長遠的成果和教學效果。另外在挖掘師生潛能的過程中,要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
二是做好在職教師教育和在職教師培訓,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公開課、審計和評估課程,進行不定期、不定時現場督導檢查,使教師獲得競爭意識,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營造富有挑戰性和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促使教師發現教學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使教師完成超越。在預期的教學情境中,要不斷發現和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運用和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創新教學。
教師專業發展的社會價值取向是指教師作為教育行業者促進社會發展的努力和貢獻。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價值取向是指教師應當積極追求個體身心發展的和諧,人格的完善和個體需求的滿足,教師專業發展必須注重教師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和諧統一。
(1)應改進對教師的待遇。政府或國家應制定一些政策,以改善教師待遇,提高工資和福利水平,提高教師在社會中的專業地位。公眾對教師評價的變化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當公眾對教師的工作給予肯定和認可時,教師才能獲得自我滿足,帶來職業的快樂和動力。當教師的自我價值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更愿意為社會做貢獻,實現社會價值。
(2)改進教師評價體系。評估教師工作質量不應僅以學生的成績和入學率來衡量,而應綜合考慮,包括教師的教育、科研、管理能力等。評估體系應更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并為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以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而不是盲目地犧牲教師,追求高入學率。
(3)大力推進教師的道德建設。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有專業理想,自覺實現教師職業道德,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個性,正確看待人才和學生,教師才能積極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實現社會化價值。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樂于教育,熱愛教育,自我價值也可以很好地實現,使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得以統一,相得益彰。
結束語:社會建構主義是當前世界哲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個領域中的主流思想,對于社會建構主義而言,它雖然有著不同的形式,但是它卻有著一個共性的觀點,那便是:某些領域的知識是我們的社會實踐以及社會制度的產物,因此,教師教育有必要建立教師教育專業或項目的學位結構和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教師教育要求合格的教師教育者專注于教師培訓和教師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將教師專業教育與學歷教育相結合,更好地促進教師教育專業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