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野 楊銳林 陳根勇
1.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 (珠海市金灣中心醫院)腎內科·血透中心,廣東珠海 519000;2.廣東省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腎內科,廣東珠海 519055
尿毒癥是各種類型原發性、繼發性腎臟病的終末期,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炎癥、機體營養不良、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遠期生存率造成嚴重影響[1-2]。還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對尿毒癥患者血清中微炎癥狀態、氧化應激反應進行有效抑制[3]。因此,本文擬探討還原型谷胱甘肽聯合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炎癥因子影響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及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2015 年3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尿毒癥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 (1)符合《內科學》腎衰竭診斷標準;肌酐大于707μmol/L,腎小球率過濾(GFR)小于15mL/min,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方案維持性透析;(2)透析時間超過3 個月;(3)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他嚴重慢性病;(2)合并血清中氧化應激活化的免疫系統疾病;(3)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4)近期存在輸血、感染;(5)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包括肺癌、肝癌等。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30 ~72 歲,平均(55.3±1.3)歲,透析齡(11.41±3.25)個月,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13 例,糖尿病腎病 2 例,多囊腎 1 例,尿酸性腎病 7 例,高血壓腎病 7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32 ~75 歲,平均(54.3±1.3)歲,透析齡(11.36±3.23)個月,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15 例,糖尿病腎病3 例,多囊腎 1 例,尿酸性腎病 6 例,高血壓腎病5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 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血液透析器進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并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山東阿華藥業有限 公 司,S19980001)80 ~150U/kg,3 次 注 完,連續治療2d,給予低分子肝素(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20030429)抗凝,0.4mL/d,連續使用2d 后。血流速度為200 ~400mL/min,透析治療4h/次,3 次/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給予250mL 5% 葡萄糖注射液+0.6g 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H20030002),每次透析治療給藥,療程為 2 個月。
(1)察并監測兩組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狀旁腺素(iPTH)、β2- 微球蛋白(β2-MG)。(2)參照36 項生活質量量表[4](36 quality of lifeuniversal scale,SF-36) 進行生活質量評價,滿分為100 分,分值與生活質量高低呈正相關,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及認知功能等方面。(3)應用酶聯免疫法及配套試劑盒檢測炎癥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超敏C 反應 蛋 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腫 瘤 壞 死 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
采用SPSS26.0 軟件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治療后Scr、BUN、iPTH、β2-MG 各項指標較對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iPTH、β2-MG 較對照組降低(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生化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生化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
兩組患者治療后SF-36 評分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治療后SF-36 評分較對照組提高(P <0.05),見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hs-CRP、IL-6、TNF-α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較對照組治療后降低明顯(P <0.05),見表3。
尿毒癥作為終末期腎臟病,常導致機體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紊亂及毒素大量蓄積,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替代衰竭腎臟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謝廢物,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并可降低血液中的炎癥因子,是尿毒癥重要的替代治療方式之一[5-6]。雖然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部分毒素,但機體內仍有毒素蓄積,引發一系列反應,刺激機體氧化應激活化和分泌炎癥因子,最終導致微炎癥狀態[7]。此外,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體內的微炎癥狀態可能從不同途徑導致進展性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并發癥,微炎癥狀是其重要的致病機制和危險因素[8]。
本研究還原型谷胱甘肽聯合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炎癥因子的影響,結果發現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尿毒癥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現象是炎癥因子活化,動脈粥樣硬化、貧血、營養不良等與微炎癥狀態密切相關[9],患者需改善微炎癥狀態,均衡營養,提高促紅細胞生成素療效,降低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抵抗[10-11]。還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種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癥因子作用的紅細胞膜自由基清除劑,其可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再生及修復[12-13]。有研究表明,還原型谷胱甘肽在針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腎性貧血的癥狀,其還可激活多種酶,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活化,清除過多的活性氧,降低機體氧化應激水平,還能通過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活化產生抗炎效應[12,14]。
綜上所述,還原型谷胱甘肽聯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抑制微炎癥狀態,有效清除血液毒素,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