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佩嬋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廣東江門 529100
兒童哮喘是兒科常見肺部疾病,發病后出現反復發作性咳嗽癥狀,伴有呼吸困難、氣道高反應性癥狀,嚴重影響患兒身體發育和日常生活,同時病情遷延不愈,控制不當會發展為成人哮喘,嚴重影響肺功能,甚至會導致體力活動能力喪失,影響患兒一生發展[1-2]。兒童哮喘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具體發病多與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臨床治療以對癥處理和改善肺功能為主,其中糖皮質激素應用廣泛,可有效控制患兒病情,但復發率較高,患兒易出現耐藥性,長期效果不理想。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臨床日漸重視中醫藥治療兒童哮喘探究,主張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小青龍湯應用廣泛,但具體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探明,值得進一步探究[3]。本文選擇兒童哮喘患兒,探究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療效果,分析對患兒肺功能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工作提供科學指導,現報道如下。
選 取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 本 院 收 治的兒童哮喘患兒75 例,對患兒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組,對照組36 例;試驗組39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2 ~10歲,平均(6.2±2.1)歲。哮喘程度:輕度:11 例,中度:20 例,重度:5 例,病程6 ~25 個月,平均(15.41±2.32)個月;試驗組男20 例,女19 例,年齡2 ~11 歲,平均(6.8±2.3)歲,哮喘程度:輕度:13 例,中度:20 例,重度:6 例,病程6 ~24 個月,平均(15.02±2.21)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X 線檢查顯示肺部存在標志性紋理增粗和紋理紊亂情況患兒;中醫診斷痰多壅盛、舌質淡胖、苔白薄滑患兒;伴有呼吸時間延長、不同程度發熱和喘息氣促情況患兒[4-5]。排除標準:先天氣道發育不良患兒;治療前1 周服用過糖皮質激素藥物的患兒;伴有支氣管擴張或者支氣管異物情況的患兒;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兒[6-7]。
對照組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給予患兒孟魯司特鈉咀嚼片[Merck Sharp &Dohme Ltd(U.K.),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440,規格:4mg/片,批號:s006529],睡前服用,1 次/d,1 片/次,布地奈德(Astra 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4,規格:1mg/2mL,批號:324207)使用驅動式噴霧器霧化吸入治療,200μg/次,2 次/d,每次治療15min 左右;試驗組給予糖皮質激素聯合小青龍湯加減治療,糖皮質激素同對照組,小青龍湯方劑:五味子3g、桂枝3g、白芍5g、麻黃3g、干姜3g、細辛2g、半夏3g、炙甘草3g,對于風寒表證患兒加防風,口渴煩躁患兒加生石膏,胸悶痰黏患兒加桔梗、瓜蔞皮,水煎服,1 劑/d,2 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 周。
(1)療效評估,參照文獻[8]制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咳嗽、喘息癥狀基本消失,3 個月內未復發;有效:治療后癥狀改善,3 個月內未復發;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為前兩個等級占比之和;(2)肺功能評估比較,具體指標:呼吸頻率(RR)、每公斤體重潮氣量(Vt/kg)、達峰容積比(vPTEF/tE);(3)癥狀評分,參照文獻[9-10]制定標準,主要癥狀:咳嗽、氣促、肺部啰音,按照癥狀程度由輕到重0 ~3 分評分。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與對照組77.78%相比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兒RR、Vt/kg、vPTEF/tE 組間比較差異較小,治療后兩組RR 均較治療前降低,Vt/k g、vPTEF/tE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試驗組RR 更低,Vt/kg、vPTEF/tE 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
兩組患兒治療前咳嗽、氣促、肺部啰音評分差異較小,治療后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試驗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積分比較

表3 兩組癥狀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
兒童哮喘常見治療方式為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促進患兒癥狀恢復,但疾病復發率較高,長期效果不理想,目前臨床日漸重視中西醫結合治療探究,其中小青龍湯治療哮喘由來已久,與糖皮質激素相結合可發揮良好治療效果[11-12]。中醫理論認為哮喘病位在肺、腎,肺氣上逆為之咳,咳甚而氣促,則引發喘,且此疾病本源在脾腎,腎虛則痰生,臨床治療應以補腎健脾、宣肺止咳為主,小青龍湯癥狀病理機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效果、治療后肺功能指標和癥狀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小青龍湯最早可追溯到張仲景《傷寒論》,方劑中桂枝和麻黃為君藥,發揮溫肺宣肺、解表散寒功效,同時桂枝還可降肺止咳,細辛和干姜為臣藥,二者配伍可滌痰化飲,并可助麻黃和桂枝祛邪解表功效,五味子、半夏和白芍為佐藥,五味子、白芍可益陰斂營補血,半夏可和胃降逆、化痰溫燥,甘草為使藥,具有益氣和中功效,且可調和諸藥,同時治療時隨癥加減,更利于患兒病情控制,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效果、癥狀積分更為理想,說明小青龍湯可促進患兒病情更好地恢復,正中疾病病機,而非單純緩解癥狀。現代藥理研究[15]結果顯示,小青龍湯中麻黃可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氣道松弛效果,并可增加肺血灌注量,白芍、五味子對組胺導致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情況具有良好的松弛效果,同時方劑還可對炎性遞質釋放進行抑制,改善黏膜水腫情況,更利于患兒肺功能恢復,促進黏膜修復,改善其通氣、換氣功能,緩解哮喘發作對肺部造成的損傷。為了進一步強化療效,將其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發揮協同作用,進而更好地發揮抑制氣道炎癥、改善氣道高反應的效果,且中藥具有標本兼顧優勢,有利于抑制病情復發。
綜上,在兒童哮喘治療中,小青龍湯加減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改善患兒肺功能,促進癥狀恢復,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