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彬 吳軼添 周 晶
廣東省東莞康華醫院超聲科,廣東東莞 523080
胎兒畸形是造成新生兒死亡以及誘發新生兒多種并發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加重新生兒家屬精神負擔、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的影響因素,其對我國人口出生質量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我國二胎政策重新開放使得產前孕婦數量大大增加,優生優育理念提出后孕婦對產前檢查的重視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孕婦能夠根據檢查結果和自己的意愿對胎兒采取對應處理措施,以提升人口出生質量[2-4]。目前胎兒畸形檢查診斷的主要方式為超聲技術,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二維超聲檢查漏診率較高,已經無法滿足臨床和孕婦的需求。近年來四維超聲在臨床中的應用不斷增加,有研究[5]提出可聯合應用二維和四維超聲實施產前檢查,以提升檢查效果和質量。本研究擇取40 例孕婦開展不同檢查方法效果研究,現報道如下。
擇取2016 年5 月~2018 年5 月在東莞康華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40 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組年齡20 ~42 歲,平均(31.6±2.1)歲;包括初產婦27 例,經產婦13 例;孕周16 ~38 周,平均(26.4±2.5)周。本組孕婦均為單胎妊娠,并已排除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孕婦。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孕婦對此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本組孕婦分別開展二維超聲、四維超聲以及聯合檢查,使用DW-T6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大為醫療(江蘇)有限公司],設置探頭頻率參數為3.5MHz,檢查時孕婦呈平臥位以充分顯露腹部,開展腹部橫、縱、斜多方向掃描檢查,以胎兒頭部、面部、四肢、胸腹部、胎盤、羊水等常規順序進行追蹤檢查,對胎兒股骨長度、胸腹圍和雙頂徑進行測量以輔助檢查。四維超聲檢查同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設置探頭頻率參數為2.5 ~7MHz,先實施常規二維超聲檢查,后調整為四維容積采樣對胎兒情況進行觀察。最X、Y、Z 軸進行適當調節以收集檢查圖像,對圖像進行觀察分析。檢測者由經驗豐富的2 名醫師進行全程操作和圖像討論分析,以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以孕婦引產和分娩隨訪結果作為金標準,統計三種檢查方式對胎兒畸形的診斷效果,分析胎兒畸形的影響因素。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7.0 對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方式表達,采取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維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胎兒畸形共2 例,診斷準確率5.00%,檢查敏感度18.18%、特異度76.32%,四維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胎兒畸形共3 例,診斷準確率7.50%,檢查敏感度27.27%、特異度78.38%,聯合檢查結果顯示胎兒畸形共10 例,診斷準確率25.00%,檢查敏感度90.91%、特異度96.67%,其中單純二維超聲和四維超聲檢查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聯合檢查結果顯著高于單純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且聯合檢查與引產、分娩檢查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 2。

表1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結果差異分析[n(%)]

表2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比較(%)

表3 引產、分娩結果中不同孕期孕婦胎兒畸形診斷差異分析[n(%)]

表4 誘發胎兒畸形單因素分析[n(%)]
孕早期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27.27%(3/11),孕中期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45.45%(5/11),孕晚期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27.27%(3/11),不同孕期孕婦胎兒畸形檢查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誘發胎兒畸形的單因素主要包括孕婦補充葉酸、夫妻雙方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行為、過度勞累以及孕期疾病治療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目前臨床中首選的胎兒畸形檢查方式為超聲技術,其中以二維超聲的應用最為廣泛,該技術具有價格低廉、操作簡單、能夠重復檢查的特點,同時其屬于無創傷性操作,適用于孕婦群體。該技術可對孕婦機體內指定部位進行多種斷面圖像的真實反映,但是其不能達到清晰直觀的對三維立體結構進行表達,因此其在臨床診斷應用中有局限性,漏診和誤診風險較高[6-9]。本研究結果顯示二維超聲技術對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為5.00%。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四維超聲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不斷增多,其屬于一種新型超聲技術,是產前檢查的新方法。四維超聲檢查胎兒畸形可通過動態連續的對胎兒情況進行觀察,通過手機聲像圖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首先應用超聲儀的電子容積探頭掃描獲取信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掃描獲得的信息實施三維重建獲取立體圖像。四維超聲從胎兒頭部、面部、脊柱、四肢及腹部風以此進行掃描,進行心臟檢查時可顯示出三個切面,能夠更加立體的對胎兒心臟情況進行觀察,同時其可儲存圖像便于后期分析,可降低胎兒畸形漏診率。該技術彌補了二維超聲無法反映三維立體結構的不足,其在檢查過程中可清洗展現三維立體圖像,特別是針對胎兒頭部的診斷結果更為理想,利用超聲技術表面成像系統進行檢查可獲得立體透明圖像,同時能夠對圖像進行旋轉操作以轉換檢查結果的立體空間,全面觀察胎兒的情況[10-13]。同時四維超聲對胎兒遠端肢體成像良好,能夠進行位置更換以增強動態立體的組織檢查效果,對胎兒異常情況和運動進行捕捉,有效判斷胎兒體表、組織位置和生理結構,進而提升診斷效果[14-1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診斷胎兒畸形效果更理想,同時發現造成胎兒畸形的影響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補充葉酸等,需要夫妻雙方對此給予重視。
綜上所述,二維和四維超聲聯合診斷胎兒畸形價值較高,效果確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