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藝哲 羅麗珊
深圳市寶安區沙井人民醫院院前急救科,廣東深圳 518104
急救擔架為目前救護車內常見的裝備,能夠解決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符合病情需要,便于患者的搬運和躺臥[1]。然而,傳統的擔架在搬運過程中,因外力使用不當、環境混亂、空間狹小等使得患者疼痛加劇,甚至造成嚴重的神經、血管的二次損傷,對于救治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2]。因此,本研究設計的裝置是將擔架進入電梯后將下肢部位折疊,在保證患者舒適性的情況下可以放入,出電梯后將折疊裝置部分復位即可搬運。本研究通過分析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的患者急救工作以探討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的應用效果,旨在研制一種安全有效、結構簡單、易于生產和推廣的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
選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于我院急診使用擔架搬運的246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患者所采用擔架的差別,將本組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n=123)和研究組(n=123),對照組采用傳統擔架搬運,研究組采用下肢可折疊擔架。對照組男83例,女40 例;年齡21 ~75 歲,平均(47.0±8.5)歲;疾病種類:顱腦外傷50 例,四肢骨折52 例,多發傷21 例。研究組男81 例,女42 例;年齡22 ~74 歲,平均(47.1±8.3)歲;疾病種類:顱腦外傷48 例,四肢骨折53 例,多發傷22 例。本組研究對象不含有精神類疾病、意識障礙以及其他嚴重合并疾病的患者,且均同意參與研究調查。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疾病種類、病情危機程度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擔架搬運,即小心將患者搬運至擔架,隨后進而救護車,再送進醫院。
研究組采用下肢可折疊擔架,首先判斷患者的受傷部位,依照患者的病情和受傷位置對應使用下肢可折疊擔架的屈髖部和屈膝部,給予患者一個相對舒適的體位,盡可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將患者運輸至醫院時,進入電梯后將下肢部位折疊,在保證患者舒適性的情況下可以放入,出電梯后將折疊裝置部分復位即可搬運;此外,遇到體重較大或者醫護人員體型瘦弱時,配合使用下肢可折疊擔架兩側的復數個提環,便于搬運者用力,使得整體搬運快捷方便。
統計和記錄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包括搬運時疼痛加重和搬運后疼痛加重;記錄和評估兩組患者發生搬運損傷的情況,包括加重出血、神經損傷、骨折等;統計兩組患者搬運和運輸所需要的時間,評估搬運效率。
采用SPSS19.0 軟件分析統計所得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兩組患者搬運時、搬運后的疼痛加劇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疼痛加劇比率為97.56%,研究組為13.01%,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7.857,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加劇情況比較[n(%)]
分析兩組患者在搬運過程中二次損傷的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二次損傷比率為52.03%,研究組為11.38%,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932,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二次損傷情況比較
統計兩組患者搬運和運輸所需要的時間,評估搬運效率,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搬運和運輸的最短時間為1.38h,最長為4.67h,平均為(2.87±1.08)h;研究組患者搬運和運輸的最短時間為0.58h,最長為2.07h,平均為(1.30±0.36)h。則研究組搬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847,P <0.05)。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工業和交通業均發展迅速,由此便引發了多種意外傷害的高發,包括器官大出血、骨折以及合并傷等危急病癥[3]。急診是醫院基本且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診接待的患者多為病情嚴重、進展快、對生命構成巨大威脅的人群。其中多數患者因受傷存在肢體運動障礙,此時就需要醫護人員提供擔架對患者進行搬運,順利將患者送進醫院就診[4]。對此,需要在急救的同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搬運手段,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爭取縮短搬運和運輸的時間,為救治爭取黃金時間[5]。急救擔架為目前救護車內常見的裝備,符合多種意外傷害患者的病情需要,便于患者躺臥。使用急救擔架搬運患者的主要原則為迅速、及時、正確,一旦發生[6-7]搬運不當,輕者可延誤患者及時獲得進一步檢查救治的時機,重者可使病情惡化,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9]。目前在需要搭載電梯搬運及狹小空間搬運過程中,往往急救擔架無法放入,增加了搬運時間[10-13]。且國內將擔架分為簡易擔架、通用擔架、和特殊用途擔架3 類,沒有專門針對電梯及狹窄空間的實用性擔架,而且現在高層建筑的轉運時間很大程度關系到患者的救治和預后[14-15]。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針對電梯和狹窄空間等方便患者采用仰臥位和增加舒適性的實用型搬運工具。本研究設計的裝置是將擔架進入電梯后將下肢部位折疊,在保證患者舒適性的情況下可以放入,出電梯后將折疊裝置部分復位即可搬運。另外兩側配有復數個提環,便于搬運者用力,搬運過程動作輕巧,減少不必要的震動,避免增加傷病者的痛苦。
本研究探討了在急診患者的搬運過程中應用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的效果,結果發現,對照組疼痛加劇比率為97.56%,研究組為13.01%,則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同時,對照組二次損傷比率為52.03%,研究組為11.38%,則兩組數據差異明顯。由此表明,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的人力力學原理設計良好,在應用過程中能夠予以患者最大的舒適感,減少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處出血、神經損傷以及骨折等二次損傷的發生率,利于提高患者預后。此外,對照組患者搬運和運輸的平均時間為(2.87±1.08)h,研究組為(1.30±0.36)h,則研究組搬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由此表明,采用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具有方便、迅速的優點,能夠縮短搬運時間,為患者的救治爭取了黃金時間。
綜上,對于急診搬運工作而言,采用下肢可折疊急救擔架的效果較好,能夠減少患者在搬運過程中的疼痛感,降低因搬運造成的二次損傷。目前通過這一產品的推廣使用,減少轉運時間,從而有效地提高需要快速轉運的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