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遼,王東華,王培育
(1.西平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河南 西平 463900;2.西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3.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
母豬無乳綜合癥(PPDS)是多種病因(熱應激、藍耳病感染和激素分泌為三大主要病因)誘導的結果。它常指母豬患子宮內膜炎、乳房炎、陰道炎而表現為母豬泌乳不足或無乳,由于奶水不足,仔豬無法獲得足夠奶水和攝入母源抗體不足導致生長受阻,體質虛弱易腹瀉脫水,仔豬斷奶重低,斷奶前死亡率高。
母豬無乳綜合癥常表現為分娩后1~3 d 母豬乳汁減少或停止,食欲不振、厭食、便秘,對仔豬淡漠甚至拒絕哺乳。母豬體溫升高可達39.5~41 ℃,乳房紅腫,且最后一對乳房常常發生水腫,陰道流出膿性或污血至黃褐色分泌物。
急性癥狀表現為母豬伏臥昏睡,拒絕仔豬吮乳,采食量和飲水量減少,甚至廢絕,體溫高達41 ℃以上。觸診乳腺組織堅硬,乳房發紅,指壓發白,呼吸急迫,陰門紅腫,陰道內流出污紅色或膿性分泌物,進而導致仔豬脫水消瘦。
亞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分娩后第1天仍然哺乳,但產后2~3 d 產乳量開始減少,逐漸少到停止哺乳,采食量減退,體溫略偏高,便秘,偶有陰道分泌物排出,乳房扁平,乳頭縮小干癟,常發生最后一對乳房水腫。仔豬由于奶水不足而腹瀉消瘦,被毛粗亂,蒼白,繼發細菌感染。
懷孕母豬處于高溫環境中,尤其是夏季,只能通過呼吸蒸發散熱,不斷喘息,呼吸加快使體內大量的鈣離子流失,嚴重缺鈣時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就會升高,形成肌肉痙攣,導致滯產、死胎增多,胎衣不下,產后患無乳綜合癥的幾率增加。
熱應激以及其他因素導致母豬子宮收縮無力,產程延長,子宮頸口開放,乳頭開放,環境衛生差導致細菌(大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萄等)感染壓力高,很容易感染子宮以及乳頭,導致乳房炎,子宮炎,母豬無乳(MMA);另外,由于產程延長和母豬分娩無力,人工助產時消毒衛生不力或傷害母豬產道也可導致母豬子宮炎和陰道炎。
妊娠期母豬過肥容易難產,產后采食量差,泌乳能力差。另外,妊娠期母豬日糧中蛋白質過多或缺乏,維生素和硒缺乏,以及沒有按照豬的妊娠時間給料都是造成早期泌乳障礙的誘發因素。
一是在夏季做好降溫措施。妊娠母豬需要采用風扇結合噴霧或噴水降溫或直接用水沖豬,哺乳母豬可用滴水降溫,如豬場能安裝濕簾負壓風扇則效果更好。二是預防霉菌毒素中毒。在霉菌毒素高發季節,要加強原料的篩選,使用品質可靠的霉菌毒素吸附劑。三是加強產房母豬的護理,臨產前給母豬擦洗身體,晾干待產,收集母豬干糞,避免母豬乳房和陰戶接觸糞便,臨產母豬有專人監護和接生,加強產房消毒以及助產器械消毒。
建議母豬在產前7 天至分娩后15 天用20%泰萬菌素500 克/噸料+磺胺氯噠嗪鈉400 克/噸料,泰萬菌素控制藍耳病的感染,縮短母豬病毒血癥,減少感染仔豬,磺胺氯噠嗪鈉控制弓形體的同時,對引起乳房炎和子宮炎的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腸桿菌敏感性很好,是治療無乳綜合癥的優選藥物,適合于群體給藥。
應激因素在許多情況下是引起母豬泌乳失敗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綜合管理措施減少應激。除必要的藥物保健外,還要搞好豬舍內環境的管理,如控制好產房中的溫度、濕度,降低噪音,避免粗暴管理,保持良好的衛生和環境條件,供給全價的飼料等等。
治療原則:即時發現,即時治療;徹底治愈,不留后患。
對于發病母豬肌注抗生素,一側耳后注射卡那霉素或阿莫西林,另一側耳后注射磺胺藥+TMP,或左氧氟沙星輸液,均連用3 d,防止治愈不徹底,病情嚴重的可連續用藥5 d。子宮炎還可用栓劑或溫和消毒劑沖洗子宮,并通過觀察母豬是否還發燒,采食量是否正常來評判母豬是否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