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爽,楊國峰,王曉佩,宋海霞*,張 瑞
(1.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8;2.封丘縣農業農村局)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工作在畜牧業生產的一線,擔負著檢疫、防疫、推廣畜牧科技、為養殖戶提供服務等多項重要職能,是服務于廣大養殖戶的主力軍,是保障畜牧業發展和食品衛生安全的基層中堅力量。高素質的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在很多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基層畜牧獸醫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日常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畜禽飼養統計,動物計劃免疫、強制免疫組織實施,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疫情調查、動物疫病監測和報告,獸藥、飼料、種畜禽監督管理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畜產品安全監督管理六大方面工作職能的落實,基層畜牧獸醫隊伍整體能力的提高等。因此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素質這項工作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畜牧業大省,在全國畜牧業綜合排名中占據第二位,整體發展快速且平穩。在此背景下,河南省還進一步加強自身畜牧產業發展,盡力擴大培訓指標、努力推廣養殖技術,確保地方養殖戶都能學習新技術,擴大畜牧產品生產規模。僅2020年,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畜牧技術推廣補助項目培訓400人次,推廣畜牧養殖主推技術11項,培訓補助項目的推廣為加強河南省畜牧現代養殖技術,提高畜牧養殖的科技含量,并為省內畜牧產業發展找到創新關鍵點和突破點。目前,河南省基層畜牧養殖技術培訓仍然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提升地方畜牧產業產值,實現跨越式發展,相關部門也希望合理利用固有資源優勢,破解傳統發展難題,在新形勢下,改善地方農業經濟,促進民生,加速地方畜牧業的跨越式大發展。
通過基層調研了解到,河南省縣、鄉兩級基層畜牧技術培訓推廣機構基本上實行財政全額撥付,部分為差額撥款,個別單位是自收自支。雖然大多數的基層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實行財政全額撥款,但也只是滿足人員的工資和防疫、檢疫等工作費用,基本沒有開展技術推廣的業務經費,而基層畜牧技術人員收入水平仍是比較低的。專項培訓經費的不足導致養殖技術的發展建設節奏緩慢,無法輸入新知識和技能,使技術資源無法合理運用而導致農業資源損失和農業人才流失,相關畜牧技術難以推廣和應用。
由于多數養殖企業設在城市周邊、山區或偏遠農村,交通不便甚至生活條件相對較差,難以吸引高素質、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加入實際生產中,因此,對科學養殖的認識不夠,對養殖環節的工作任務分配、責任制度、績效獎懲制度等不夠完善而難以開展工作,甚至消極怠工。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畜牧技術培訓工作的推廣,對地方畜牧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畜牧科技培訓的效果沒能充分展現,一些養殖戶觀念落后,對新技術及新品種仍抱有懷疑態度,擔心有風險,怕加大成本,熱情不高,不愿意率先去嘗試應用,更談不上帶動其他養殖戶。針對養殖大戶、家庭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規模化養殖,仍缺少有針對性的整體技術方案和跟蹤服務。從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補助項目實施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看,大部分養殖戶對于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整體效果是較為認可的,但仍有個別養殖戶對于技術推廣部門組織的技術培訓效果評價一般甚至較差,盡管比例不大,但從畜牧業推廣工作的角度來看,需要改進和進步的空間較大,表明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成效和養殖戶的技術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廣大養殖戶依然缺乏有效和充足的技術指導,畜牧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推廣服務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雖然各省和各直轄市都在構建新型農技推廣培訓的制度和相關政策文件,都提出鼓勵和引導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推廣服務,明確服務的多元化,方式多樣性,要求各基層技術培訓主管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技術服務合作協議,但是在運行過程中缺乏長效的運行機制,缺少穩定的項目資金支持,難以與基層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建立長期的業務合作關系。
從近幾年的培訓情況來看,在畜牧養殖技術培訓推廣制度建設方面有些地方還不夠完善,對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效果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日常工作中伴隨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流程的不清晰,其技術推廣工作的復雜性也有所提升。實際上,基于實際推廣工作應用角度講,出現了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制度建設無章可循、有題但無解的現實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養殖戶推廣新技術的積極性,對地方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制度的完善非常不利。
河南是畜牧業大省,畜禽養殖量大,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機構服務面廣、任務重、責任大,建議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一是國家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投入資金分配適當向河南省畜牧業傾斜,使其與所承擔的任務和責任相適應;二是建立國家和省級財政資金為導向的畜牧技術推廣業務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優化投入結構,持續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保障畜牧技術推廣工作持續有效開展;三是縣級財政要優先保障基層畜牧技術人員工資、福利的落實,確保鄉鎮畜牧技術人員工資定期上浮,切實提高基層畜牧技術人員的待遇水平,進一步調動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把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全面提高養殖技術水平。
若要實現畜牧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培養高素質人才,圍繞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機構引入高水平人才。豐富現有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實現整體隊伍素質的有效發展提升。另外,針對工作人員采取了績效工資、獎懲制度,目的在于激發員工積極性,提高其工作效率,營造良好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模式。
在對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時,要對培訓內容進行篩選,摒棄那些華而不實的知識,而把實用的知識作為培訓的重點,同時也要緊跟時代潮流,把最新的畜牧產業技術也作為培訓重點,因為只有不斷地完善、豐富培訓內容,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基層畜牧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而使其把培訓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只有這樣,培訓才是有意義的。但是在培訓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為了促進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共同發展,就要根據他們的現有素養水平進行分層,然后在分層的基礎上,對這些技術人員的能力進行考察進而制定出適合他們的培訓課程,這樣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節省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時間。而且在開展培訓時,不能閉門造車而是應多借鑒國內其他省份的培訓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基層畜牧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
建立健全畜牧技術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督促基層工作人員不定期地進行考試,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使其對自身的學習效果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檢查授課者的教學效果,積累經驗,適時調整授課方向、方法,使基層工作人員所在單位了解自己職工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水平,以便以后分配和開展工作。
在完善技術推廣制度體系時建立一套推廣體系,明確每個技術人員的工作責任。具體包含的內容為:建立一套專業的管理團隊,確定人員構成,明確工作內容與職責;深入分析技術推廣中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希望通過科學知識解決養殖戶畜牧養殖難題,保證技術推廣工作有效展開。
加強培訓力度,增加培訓人次,促進單位整體工作人員的知識更新與升級,提升技術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養殖戶需求,更好地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建立畜牧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實行積分管理,規定每名技術人員每年必須取得若干學分,每年學習必須達到一定時間,確保畜牧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技能提升;二是基層畜牧技術推廣人員培訓注重實用性,定期圍繞推廣的新技術舉辦培訓班,加強技術人員指導服務的專業性;三是在組織實施途徑上,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骨干人才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等項目,開展基層畜牧技術人員培訓學習。
在畜牧技術培訓推廣工作中,需要確保培訓方式多樣化,內容新穎,提高推廣人員素質,才能使基層畜牧培訓技術推廣工作有效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