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宇 黃金枝 陳思韻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浙江·溫州 325027)
目前,眼視光專業光學基礎課程所采用的教材仍類似于工科類院校在光學工程方面的教材,但從根本上來看,這一教材顯然并不適用于臨床醫學,尤其是在學校開設專門的光學綜合課程之后,教材與人才培養的不適應性顯然表現的更加明顯,基于此,為銀行眼光學科相關課程的教學需求,筆者自編《眼科光學基礎》教材,基于學科特征以及市場的人才需求進行了教材內容的設計編撰,以期能為今后相關專業的教學提供有力的依據。本文將基于《眼科光學基礎》教材的基本情況進行簡單的介紹,并切實結合教材指出其教學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教學的有效實施提出相應的保障措施。
《眼科光學基礎》在2018 年中旬定稿,整篇教材共分為9章,其中第1-5 章主要是基礎原理部分,主要講解了高斯光學包括關系的折射反射以及傳輸等方面的原理,這幾張的內容與之后的專業課程內容之間能夠形成有效的銜接。就教材的內容來看,第1-5 章的內容與以往所使用教材的內容相比來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教材的知識內容結構體系。第6-9 章則從光學系統的角度出發基于成像就其限制、質量評價以及系統等進行了充分的介紹與講解,從內容方面看,第6-9章的內容對于第1-5 章的內容而言是對其相關基礎理論進行的延伸與應用,因此這一部分與臨床醫學之間往往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
1.2.1 第1-5 章的內容與教學
就《眼科光學基礎》教材的整體內容分析來看,教材前五章主要是理論原理方面的內容,因此在內容方面相對較為枯燥,因此教師針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充分有效的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以調動,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
第1 章是整本教材的開篇內容,主要基于光學的基本原理與特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提出了聚散度與波面這兩個在視光學中的專業術語,可以說這一章是整篇教材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對于學生課程興趣的激發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2 章主要就光學中折射的,在光學中的折射主要可以分為折射和連續折射,其中單個平面通常為折射,而多個平面或者是非平行平面通常為連續折射,在此基礎上,本章還基于光學曲面折射進行了介紹,并對高斯公式以及光學中焦距的概念進行浪分析,同時還對不同光學符號的具體標注原則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基于本章的內容來看,針對光線的折射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利用實際的鏡面或者是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演示。
第3 章主要就視光學中核心的概念內容屈光力進行了講解,為確保學生對屈光力的概念有充分的理解,在屈光力概念講解之前會通過薄透鏡成像的分析來進行概念的引出,在此之后,還會針對柱面和球面透鏡的相關概念進行簡單的介紹,以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用于進行屈光力矢量計算的轉換公式。
第4 章是在屈光力概念的基礎上對等效的包括主點和節點等在內的光學概念進行了介紹,在介紹這些概念之前,需要基于薄透鏡的系統成像進行分析來得出這些概念,進而在此基礎上對內容進行總結與歸納分析相應的薄透鏡成像方法,以為厚透鏡成像的分析提供相應的依據。
第5 章從光學的角度進行鏡面反射的講解,以確保其能與折射成像之間形成統一,在教學講解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從平面和雙面這兩種平面反射鏡出發來進行鏡面反射的講解,其次基于球面鏡針對其鏡面反射和屈光力進行介紹,進而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加深對鏡面反射的了解。
1.2.2 第6-9 章的內容與教學
就《眼科光學基礎》教材的內容分析來看,第6-9 章主要是對前5 章內容的延伸,強調的是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這部分的內容與前5 章相比來看更具實踐性與綜合性,對此,教師的教學就不能單純的進行教材內容的講解,還需要通過有效方法來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水平。
第6 章要幫助學生對色度學的相關知識有充分的認知與了解,要求學生對色散的評估以及棱鏡色差的計算有充分的掌握,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可利用光譜色散來進行顏色屬性的介紹,并從光學的角度介紹光對人眼所造成刺激的原理,在此基礎上還應從生理光學的角度出發來介紹人自身色直覺出現的原理,對此在教學中可利用棱鏡來進行相應色散實驗以幫助學生強化對光譜合成的認識。
第7 章基于光闌的概念及其所具備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分別對孔徑、視場、漸暈等不同的光闌形式來介紹其所具備的作用和判斷其是何種光闌的方法,而基于光闌分析需要以系統的成像作為研究的依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到人眼模式,通過具體的實驗來幫助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及對其應用的認識。
第8 章要幫助學生對近軸和遠軸兩種不同光學的計算意義進行區分,這就要求教學中能夠從光路計算的角度進行。在此基礎上,需要從視光學的角度針對其應用需求來進行相關概念的描述,并幫助學生進行單色光和色差之間的區分等。
第9 章這一章是整個就《眼科光學基礎》教材中綜合性最高的部分,其內涵涵蓋了之前各章節重要的知識點,教學中可采用綜合實驗等方面幫助學生進行各知識點內容的運用,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基于新教材的運用,為確保其在學生教育培養中的有效實施,也要求能針對其運用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優化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良好師資隊伍是課程有效實施的保障,對此,針對眼科光學基礎教材實施就要求學校能針對其構建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既要保證師資隊伍的教師具備相應的眼科學知識,同時還必須要對基礎的醫學知識有充足的掌握,以在此基礎上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其次,對于實驗課程要精心設計。從教材內容分析來看,眼科光學基礎教材后四張的內容對于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對此實驗教學的開展對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就顯得至關重要,要求能基于課程的特征晚上相應的實驗設備設施以確保實驗的有效進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引導學生做好實驗前期的計劃,針對保障實驗的有效性也具有良好的幫助;最后,完善課程體系。完善的課程體系也是保障教學有效的實施的重要因素,要求教師能夠在眼科光學基礎教材的支撐下,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與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體系構建,確保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規范性,以確保教學得到更為有效的實施,促使課程教學的質量效果得到充分的提升,順應市場需求來為市場提供多的專業型人才。
綜上所述,《眼科光學基礎》是一個更加符合眼光學科相關課程實施的教材,能結合實際的專業特征和市場人才需求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培養,以切實有效的提高對學生教育培養的針對性。對此,針對《眼科光學基礎》教材,就要求能基于教材的內容進行切實深入的分析,在了解認識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采取與之相符合的教學方式,以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培養,促使學生自身的市場適應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