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紅
(吉林師范大學 吉林·四平 136000)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個人體質、人格、意志品質等方面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標。當代大學生,承擔著國家和社會賦予的重要使命,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在大學期間,學習時間緊任務重,人際交往關系難于處理,學習時間和發展特長協調困難,就業壓力逐年增大等原因,都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呈現失衡狀態,輕度的可通過疏導教育和專業指導予以排解,重度的會影響學業甚至危及生命。而在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諸多原因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寢室矛盾,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公寓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1]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網上訂餐和娛樂,這樣的形勢使得學生在公寓中的時間增加。除去上課時間,大學生有一半以上時間都在公寓中度過。公寓既是學生休息停留的場所,也是娛樂、人際交往、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平臺,學生在公寓中呈現的往往是自身最真實的一面。由于人員集中,可能導致的利益、人際關系、資源占有等各方面矛盾,為新時代公寓管理提出了新挑戰,這也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公寓管理的重大意義。
較之傳統的宿舍管理,新時代公寓管理工作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廣、重要性更大。因此,必須提升公寓管理水平,用現代化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生公寓管理。學生公寓是重要的活動基地,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文化育人是新時期公寓管理工作實現突破的新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體現了公寓實現創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工作模式。
公寓是學生相對集中的主要生活場所,每個學生都希望在公寓期間得到輕松愉悅的放松,因此對公寓環境和人際關系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性格迥異、生活習慣不同、生源地不同,需求自然也就不同,這些不同很容易導致同學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產生問題時學生會出現負面情緒,時間久了問題不能解決,負面情緒難以釋放,就會導致不良后果。如果得到妥善的處理,排解學生的負面情緒,就會使學生在公寓期間生活的愉快。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學生出現問題和矛盾時的心理需要。[2]
在高校階段的大學生,處于青春期,思想活躍、情緒沖動,公寓是學生課余時間的主要生活場所,學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公寓中度過。在生活過程中,因為生活習慣、地區差異、家庭條件差異、學習成績等方面的問題,寢室同學之間很容易產生攀比、摩擦、沖突等情況,這些矛盾不解決,就會積壓出程度不一的心理問題,威脅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公寓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用專業的引導和干預來化解產生于公寓中的心理問題。
大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思想敏感活躍,很容易產生創造性和發散思維,同樣也易受到非主流思想的侵蝕,而產生消極生活態度。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中收獲和挑戰并形成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極其必要的。[3]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化已經得到普及,學生在寢室內可以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和與外界的零距離溝通交流。這也是學生出現思想風險的重災區。在公寓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引導和暗示,教育學生用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豐富課余生活,走出心理誤區和陰影,防范不良思想的侵入。
大學的目的是教書和育人,一線教師的任務是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專業的人;學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務是將做人之道滲透給學生,使學生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這兩方面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公寓管理工作是通過在公寓期間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導,促進學生成長,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公寓管理中,目的是為了用潤物無聲的方式給予學生思想上的精華,助力學生成長成才。[4]
將心理健康辦公室“入駐”學生公寓,為所在公寓的每個學生建立詳細的心理健康檔案。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了解不同階段的學生心理波動和變化,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動態。對于近期心理測試呈現異常或問題很大的學生,要通過單線聯系的方式與學生所在學院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詢問學生近期是否遇到困難和壓力,幫助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干預,并協助學校和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疏導,幫助學生盡快解決實際困難,走出心理誤區,正常的開展學習和生活。
在每個公寓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站和心理健康工作室。可以由專業心理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工作人員。教師方面,可由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人員和心理健康課程教師來輪流負責;學生方面,發揮學生黨支部、心理委員的作用,可將公寓中的這一類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公寓心理健康小組。[5]對于從事公寓心理健康工作的師生要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既能發揮心理健康工作的效力,又要顧及學生的情感和隱私,充分利用學生代表發揮他們的“朋輩”幫助作用。[6]通過心理健康小組中的學生代表,在日常觀察公寓學生中近期遇到困難、家庭發生變故、學業遇到壓力、交友面臨不順等問題,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談心疏導,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心理陰霾,以積極陽光的心態處理學習和生活的困難。
公寓是學生課余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毫無掩飾、最真實暴露自身想法性格的場所。由于長時間一起生活,學生之間難免會因為性格、生活地點等方面的差異而出現摩擦和矛盾。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填補學生精神思想上的空白,可在公寓組織一定的校園文化活動,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展寢室文化周、棋類大賽、讀書沙龍等活動,受到學生廣泛好評。可以將心理活動納入公寓文化活動中來,例如,可開展公寓心理健康小講堂、心理老師知心話信箱、公寓心里情景劇大賽等,這些活動都是適合在公寓這個特定場所開展的。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又間接的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樂,很有意義。
盡管日常對學生進行深入系統的管理,也不排除非正常情況的出現。個別心理上存在嚴重問題,短時間內無法痊愈的學生,或者近期家庭或自身遭遇重大變故備受打擊的學生,都極有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發現心理問題嚴重可能出現不良后果的學生,公寓心理管理人員就要及時出面進行專業化的心理干預,安撫和疏導學生情緒并聯系家長,共同將學生安全轉移到更為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要保證出現緊急情況時干預手段和方式的專業化,盡量及早發現問題、及時干預,避免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
總之,公寓生活占據了大學生在校時間的一半以上,心理健康問題又是高校公寓中學生極易出現的問題,應該受到廣泛關注。[7]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公寓學生管理融合,既保證了學生在校期間的身心健康,又實現了專業化的公寓管理,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平安、健康的度過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