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糖尿病屬于臨床醫學上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屬于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經相關研究發現,高血糖與人體心臟功能變化具有密切聯系,糖尿病在發病前期,也就是人體自身糖耐量出現異常以及空腹血糖受損時期,自身心肌舒張功能就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害[1]。但在糖尿病早期,人體心肌舒張功能受損情況并無明顯,且無典型臨床癥狀,要到糖尿病晚期,才會經過常規超聲心動圖檢測所顯示出來[2]。而到這個時候,患者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診斷和治療時期,疾病已發展至晚期,大多數患者更是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心血管并發癥。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便是糖尿病患者晚期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容易引發患者出現極為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致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降低[3]。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對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極為關注,多采用藥物方式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和心功能改善治療。本院采用曲美他嗪對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進行相關治療研究,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86例在本院進行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診斷治療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16例,女27例;年齡最小52 歲,年齡最大68 歲,平均年齡(60.4±5.7)歲;病程11~20年,平均病程(13.5±2.2)年。觀察組男14例,女29例;年齡最小54 歲,年齡最大67 歲,平均年齡(60.5±5.1)歲;病程11~19年,平均病程(14.3±2.4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和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本院相關診斷,最終確診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對本院本次研究知情,患者自己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③對本院本次研究中所用藥物無任何過敏反應,且無任何用藥禁忌癥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伴有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②伴有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③通過本院冠脈造影診斷技術最終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④伴有重度高血壓的患者;⑤伴有嚴重肝功能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⑥對本院本次研究存在抗拒心理,服藥依從性相對較差,不能配合醫療人員完成本次研究任務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劑以及β 受體阻滯劑等類型的相關藥物進行有效治療,同時根據患者具體疾病情況給予適當的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口服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額外給予曲美他嗪(涿州東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92,規格:20 mg×30 片×300 盒/件)進行口服治療,使用劑量:3 次/d,20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 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法治療后,各項心功能指標水平(LVWE、LVESD、LVEDD)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FBG 等相關指標情況。其中LVWE、LVESD、LVEDD 采用GEVV-7 超聲心動檢測儀進行有效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過后各項心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LVWE 水平、LVEDD 水平以及LVESD 水平分別為(52.4±3.2)、(58.6±3.2)、(33.6±4.8)%;觀察組分別為(55.2±2.6)、(56.4±3.4)、(31.3±5.3)%。觀察組患者LVEW 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 及LVESD 水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453、3.090、2.109,P=0.001、0.003、0.048<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過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FBG 和HbA1c 分別為(7.5±0.9)mmol/L、(7.5±1.3)%;觀察組分別為(6.9±0.5)mmol/L、(7.0±0.6)%。觀察組FBG 和HbA1c 水平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822、2.290,P=0.001、0.025<0.05)。
糖尿病與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類型,均屬于臨床醫學上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均具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難以治愈,且隨著疾病發展,容易對患者身體眾多機能造成嚴重損害,引發一系列危害自身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并發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的不斷改變,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生病率逐漸升高,目前已逐漸成為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4]。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極為復雜,主要是由于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的抵抗力降低,造成自身出現糖脂代謝水平下降,并致使自身機體中游離的脂肪酸顯著增加,導致葡萄糖氧化限速酶-丙酮酸脫氨酶的活性以及體內的心肌細胞代謝水平顯著降低,最終引發脂肪酸氧化水平增加和葡萄糖氧化水平降低而導致的[5]。如上述探討內容可知,患上糖尿病后,隨著疾病不斷發展惡化,患者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其中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最為常見。
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現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疾病機理,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脂肪酸氧化水平增加,導致機體耗氧量增加,從而增加了自身心肌細胞的負擔,久而久之,并發該疾病。另外,人體發生葡萄糖氧化后,容易增加乳酸鹽的比例,導致糖酵解與氧化偶聯失衡[6]。而當糖酵解與氧化偶聯失衡之后,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體心肌細胞中的H+、Ca+超載,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心肌細胞酸中毒或者心肌細胞損傷等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耗氧量,最終導致患者心肌收縮力降低,引發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屬于糖尿病患者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患者出現慢性心功能不全后,容易出現肝臟腫大、尿少浮腫、呼吸困難、氣短乏力、頭暈、活動后心慌、下肢腫脹、腹脹以及肝脾淤血腫大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胸腔積液、胸腔腹水等不良現象,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嚴重降低其生活質量[7]。為了保障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臨床通常采用藥物方法對其進行血糖控制和心功能改善等相關治療。
曲美他嗪屬于一種哌嗪類衍生物,商品名又被稱之為“萬爽力”,化學名被稱之為“哌嗪二鹽酸鹽”。曲美他嗪具有改善人體心肌細胞能量物質代謝水平,能夠利用有限的氧在最大程度上形成更多的三磷酸腺苷,從而達到提高人體心臟收縮功能的效果。不僅如此,曲美他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人體心肌細胞中酸中毒情況,對提高人體線粒體的活性和降低鈣離子的超載情況和減少中性粒細胞的聚集具有重要意義,從而起到對心肌細胞有效保護的最終效果。除此之外,曲美他嗪還具有糾正人體心肌細胞代謝水平、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人體血糖水平起到有效維持和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圍之內,并改善人體心臟功能的效果。另外,曲美他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T-1 的釋放,對改善人體血管的舒張水平以及對胰島素抵抗的緩解均具有顯著意義。在臨床醫學上,該藥物常被用于心絞痛、冠脈功能不全以及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治療當中,其治療效果顯著。而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當中,與常規治療方法相比,該藥物能夠有效控制和穩定人體空腹水平情況,提高患者VEWF 水平,降低LVEDD 和LVESD 水平,降低高血糖對人體心肌細胞產生的毒性作用。因此,將該藥物有效應用于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當中,能夠達到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障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最終目的。
根據上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VEW 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 及LVESD 水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BG 和HbA1c 水平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采用曲美他嗪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況以及血糖情況,達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保障患者身體健康的最終目的。因此,該方法值得被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