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卉
(廣東省江門市陳白沙中學 廣東江門 529000)
江門市陳白沙中學是國內唯一一所以陳白沙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學,是為了紀念明朝大儒陳白沙而修建,與五邑大學比鄰相望。陳白沙先生原名陳獻章,是嶺南唯一入祀孔廟的大儒,有“圣代真儒”“嶺南一人”之美譽,其學術更是對嶺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陳白沙先生倡導白沙文化有:敢于追求、敢于探索的開拓精神和包容開放的博大情懷;提倡“學貴知疑”“學貴自得”“靜中養出端倪”,這對我們當代人的思想解放和精神獨立很有啟發;還有他忠貞愛國的儒家傳統精神,他始終抱著“士不居官終愛國”的高尚情懷效忠他的朝廷。遵循著儒家道德倫理,在母親前恪盡孝道[1]。
對于陳白沙文化所具備的時代精神,我們陳白沙中學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我們應該打造具有陳白沙文化特色的班會主題課程。現在,筆者從白沙文化所具備的時代精神闡述怎樣打造班會課堂。
白沙先生的一生都是一個敢于追求、敢于探索的一個人,他開創了“江門學派”,創立了一代詩學新風、一代書學新風。
平時教師在班會課堂的德育活動課局限于照搬教材,空洞說教,那是無法觸及學生內心世界的,那怎么辦呢?要進行改良與創新。首先可從形式上進行改變,我們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最近,學校進行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模式,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小助教,那么我們就應該讓孩子們參與到班會課堂。在這學期第十周的班會課中,班會主題是“熱愛祖國”,怎樣讓學生明白什么才是愛國呢?我希望全程讓學生參與,寫稿主持都由學生做。的確,孩子們是聰明的,我的意圖他們都能明白,所有環節都圍繞主題,就連活動中的小細節都幫我想得妥帖與清晰。毋庸置疑,那天的班會課很成功,課后有很多孩子向我提出以后再有這樣的班會課,他們想主持。經過四十分鐘的愛國主義教育,結果也是很明顯的,孩子們更有禮貌了,更愿意幫助別人了,因為積小善成大德嘛!
還有,班會課堂可以不局限于課堂內的活動,我們可以每月進行一次經典誦讀,朗誦內容可以是陳白沙的家國情懷的詩詞,也可以是古典現代的詩詞。我們應該有開拓性與包容性,改變原有形式上的東西,而主旨不變,這樣班會課堂就會異彩紛呈,就會讓我們的白沙精神在班會課堂中大放異彩。
白沙先生曾想立志求官,報效國家,但屢次不第,可他始終抱著“士不居官終愛國”的高尚情懷。在陳白沙看來,盡管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所從事的職業也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這就是愛國。中學生應該有怎樣的愛國情懷呢?我們的班會課堂一定要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有這種意識。其實,每個學期我們都用各種形式為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形式不同,但結果是一樣。在七年級第二個學期,語文課程的第一、二單元都是講愛國主義情懷的文章,而我們的白沙文化中就有“士不居官終愛國”的思想。那班會課堂就應該處處體現愛國主義思想,不是長大了才能愛國,或只有做官當領導才能愛國,青少年一樣要愛國。愛國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該在班會中告訴孩子們什么是愛國,其實就是讓學生能在這樣的和平年代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將自己的愛國之情轉化為動力,投身到學習之中;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澆灌愛國之情。而我在這學期道德講堂課與經典誦讀課中,就以“熱愛祖國”為主題。從這兩次班會活動中,我看到了希望,孩子們知道愛國并不是嘴上愛國,而是行動上體現了。他們學習更主動了,他們更熱愛幫助他人了。他們知道,愛國無小事,無論我們所做的事有多么小,只要上升到愛國的高度,就有重大的意義;愛國無大事,因為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無需為革命事業赴湯蹈火。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將一些“善小”之事變為一種習慣就是一種愛國。
陳白沙說:“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章初學時亦是如此,更無別法也[2]。”學習的重要方法在于知道懷疑。懷疑是學習進步的基本方法,小的懷疑則有小的進步,大的懷疑則有大的進步。陳白沙先生要求學生要發揚大膽懷疑的精神,其實也是一個質疑自己、批判自己的一個過程,主張以“我”為主體,強調自覺,主動去學習,然后才會有收獲。我認為,在打造我們的班會課堂時,就應該遵循這個思想。在第四周的道德講堂課中,我在課堂形成的過程前,我就與學生溝通過這七個環節的可行度,學生都認真考慮過,特別是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能主動思考問題,說出各自得見解。其實這就是一個學貴知疑、學貴自得的一個過程。
還有在這個學期中大部分的班會課堂都會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我只要在周五那天向小助教拋出一個主題,他們就會幫我設計一個有效的學習環節,讓助教能在班會課前領會班會主旨,合理地設計幾個有效的環節。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學貴知疑,學貴自得的一個過程。古人云:“授人之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我相信當學生們把課堂真正變成自己的課堂后,孩子們每走一步都會思考下一步,并且是有目標有興趣地學習,我相信我們的班會課會變得愈來愈精彩。
我相信,我們的班會課堂在陳白沙文化的引領下,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挖掘先人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打造一個更新更符合新時代的班會課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