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松
(沈陽市益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110000)
從根本上來講,農藥隸屬于精細化化工的范疇,在農藥的具體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工藝十分復雜,需要的化工原料有著特別多的種類,且有很多環節,極有可能產生污染,因此,著重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這是農藥企業必須著重關注的焦點問題,同時這個問題也特別棘手,相關的行業必須重點關注,著重探究,把握問題的根源,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范策略。
通常所稱之為的清潔生產,主要指的是結合實際情況,把綜合預防的環境保護策略在企業的具體生產過程和產品的產出環節中進行有效應用,通過這樣的高效生產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減少產品生產全過程對于人類和環境的污染或者損害。從根本上來講,清潔生產是對于整體生產過程和產品采取整體性預防干預的節能環保策略,以此充分降低或者消除對于人類及其環境可能產生的危害或者負面影響,更有效的滿足人類的內在需求,充分確保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能夠呈現出最大化的價值。
農藥生產企業在針對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理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農藥是特別典型的化學制劑,它的成分特別復雜,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可能釋放大量的污染物。具體而言,所涉及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在農藥生產企業的具體生產過程中,會應用大量的化學原料,在原料的生產環節會出現氨氣、二氧化硫等相關廢氣,而這種廢氣有著特別明顯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同時易燃易爆炸,在對其進行回收和利用的過程中,如果不夠科學合理或者操作不當,對于周邊的環境會造成十分嚴重的污染。
在農藥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這類廢水的毒害性特別強,污染物的濃度特別高,而且很多污染物很難降解或者降解不夠充分,后期治理面臨極大的難度。農藥生產企業產生廢水的情況,主要和生產環節中出現化學反應有著至關重要的緊密聯系,化學農藥生產環節會應用大量的催化劑,中間產物以及未反應原料等,這些物質在生產的流程中會進入到廢水內部,在針對廢水進行處理的時候,會出現氯化鈉等,這樣的情況使得廢水含鹽量進一步增加,使其處理特別復雜。因此,要著重做好清潔生產,在源頭盡可能有效降低廢水生產量。
在農藥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渣,主要包含無機物、有機物等等,這種廢渣有著特別典型的毒性強、易燃性和腐蝕性的特征,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對于相關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農藥企業的清潔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成分中大多數都是污染性特別強,毒性猛烈的很難化解的化學物,例如,磷、苯、酯等化學成分,極其難以處理,如果把他們隨意的排入到各類環境中,就會使得水體、土壤以及空氣等面臨極大的污染,使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嚴重。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農藥生產企業要從根源上針對生產工藝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完善,更有效的推行清潔生產理念,落實各項清潔生產工藝,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做好污染物的預處理工作,從根本上充分降低農藥生產對于環境的破壞和損害。然而從根本上來講,要想從根本上有效處理農藥生產"三廢"等相關問題,這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從實踐情況來看,大多數農藥企業往往更關注生產效益,通常急功近利,以經濟效益為著眼點,并沒有高度關注環境保護工作,對于污染物的防治和處理也沒有深入認識,重視程度不足。同時,對于清潔生產等相關方面的技術和策略并沒有積極有效的推廣,應用的熱情不足。除此之外,農藥企業的清潔生產需要更為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專業化人才,而這些內容會使得短期內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增加,針對某些中小型的農藥生產企業而言,會有嚴重的壓力,往往不愿意進行資金的投入,由此導致污染防治內容被擱置下來。與此同時,當前我國農藥產能過剩,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進行惡性競爭,而此類問題都會導致清潔生產工藝和相應的理念無法真正意義上的落實和推行。
從實踐情況來看,農藥生產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并沒有著重做好清潔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針對污染防治的相關內容,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在實踐中落實。有些企業為了使產品的產出效率進一步提升,往往會故意把污染物排放和處理標準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污染物進一步擴散,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例如,在生產農藥的過程中,廢水含鹽量進一步提高,某些企業只是做一下表面功夫簡單的稀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好清潔生產。
農藥生產的流程特別多,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很多的易腐蝕、毒性強的污染物,要著重做好清潔生產工作,就需要針對相應的標準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充分確保農藥企業能夠按照相對應的規范來做好生產工作。然而從實踐情況來看,農藥企業并沒有嚴格規范的標準,農藥也沒有相應的質量規范,針對農藥生產過程中釋放的污染物并沒有相應的約束和監督標準。
在實踐的過程中,要真正意義上有效實現清潔生產的各項操作流程,確保各項措施有效落實,著重做好清潔生產的工藝改造工作,從根本上有效削弱污染物的產生。從源頭做起,針對生產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進一步有效發展低毒性、更高效的農藥產品。與此同時,進一步有效推行“綠色”分離提純技術,使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得到不斷的更新和升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設備的連續化,自動化水平,從根本上有效降低投料、轉料和出料等環節的敞口作業。
針對農藥企業而言,要切實有效的實施和大力推廣廢氣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從根本上有效降低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工作,進一步有效結合相應的整治方案和技術指南等等,針對可能產生污染物釋放的化工裝置或設備的組件以及廢氣收集、處理的管線、設備等相關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測和分析,與此同時有針對性的修復好超過泄漏閾值的組件。進一步有效構建與農藥企業相適應的LDAR 管理數據庫,并進一步設定和落實LDAR 數據的記錄、保存和申報等相關工作,充分確保LDAR 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環保部門的環境信息監督體系中。
在實踐的過程中,要針對農藥企業的污染防治方案進行有效制定,確保相關的內容更切實可行,同時進一步落實各項規范制度和管理措施,充分確保管理、運行,維護和操作規程等相關內容呈現出應有的效益,同時針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切實有效的崗位培訓,設立專業化的環保管理機構和專職環保人員,針對污染物防治制度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治計劃和細則,規避企業違規擅自拆除、閑置、關閉污染防治設施等相關問題,進一步加大設施的運維管理力度,確保各項設施能夠呈現出長期效益。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清潔生產視角下,農藥企業污染防治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對此要深入分析,采取更切實可行的清潔生產防治策略,確保農藥企業能夠切實履行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在源頭進行過程控制,確保綜合治理,著重采取精細化的防控模式,從根本上有效處理各類污染物,更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