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長嶺
(連云港市海州實驗中學 江蘇·連云港 222000)
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和生理發展也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過程,思維已經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進行了轉變,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初中所設置的學科內容更加廣泛、難度也有所提高。初中物理是一門新增的學科,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許多物理理論需要通過實驗來獲得、驗證。新課標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由此可見初中物理與生活實際聯系的緊密性。除此之外,新課標指出,初中物理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來學習物理,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敢于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思維以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方法也都是有差異的,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如何實現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是每一個物理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所以,本文探究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以及實踐方法是極為重要切必要的。
關于個性化教學,有許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鄧志偉在其著作《個性化教學論》中就個性化教學進行了研究,研究之后指出,個性化教學的本質其實是適合學生特點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個性化教學方法下,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性和成長性,這些都是傳統的非個性教學所不及的。同時他認為,個性化教學有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教學目標在于最大化的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第二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獨立性,第三如果對于不同學生的培養目標相同,那么則可以進行學生分組,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教學。李密如指出,所謂個性化教學,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老師個性的教來滿足學生個性的學,同時也對個性化教學的內涵做了總結,指出個性化教學其實也是對老師個性化的教的一種挖掘,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
在總結眾多學者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個性化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然后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來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求,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養成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將個性化教學理論和初中物理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即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以物理教學理論和課程理論為教學指導,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為目標,以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為立足點,老師采用個性化的物理教學方式來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物理的需求。
第一,使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活潑、有趣、高效。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輕松地、活潑的、有趣的、高效的。初中物理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如果教學方式合理,課堂氛圍也應該是良好的。但是,當前,許多課堂采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物理知識并沒有通過大量的實踐來教授,大多數停留在書面上,教學主體是老師而不是學生,學生是觀察者而不是探究者,是驗證者而不是發現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一些原本有趣的物理知識變得晦澀難懂,學生無法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單憑想象力是無法實現真正的理解的,所以,有許多學生有畏難情緒。
第二,有助于實現教育公平。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智力水平、學習方式、個性特征都是有所差異的,當前所普遍采用的班級授課制中,幾十余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大的,整齊劃一的教學方式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出現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現象。而個性化物理教學關注到每個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接受能力來“定制化”的教,可以有效的實現教育公平。
第三,有助于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初中物理除了物理知識本身之外,更是傳遞探究精神的一種載體。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個性、興趣得到了關注,能夠更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自己主動探究,和同學進行合作、分享學習過程中的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得到有效的發揮,慢慢養成健康的人格。這其實也是新課標中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
所謂彈性分組,是根據學習需要將學生分到不同的學習小組中來。在彈性分組教學策略下的個性化教學措施如下。
以“探究簡單的電路”一課為例。教師在對學生的特點、學生與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知識經驗了解的基礎上,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組,然后對每一小節的學習目標進行規定,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A、B、C 三組的學習目標是不同的,首先先學習一、二節的內容,在這些內容學習完畢之后,老師對學生的掌握程度、特點已經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那么在接下來三、四小節學習中可以采用彈性分組教學策略。
三個小組的共同學習目標可以包括:(1)知道電流的形成、電流的方向規定;(2)知道電流強度的概念及單位;(3)掌握電流表的使用方法、能正確認識電流表數字;(4)會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不同的學習目標可以進行如下設置,比如A 組設置“能夠用電流表通過實驗探究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能夠利用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規律解決有關”、“能夠探究或理解電流表和用電器連接后會出現的現象或結果”,B組設置“能夠用電流表探究得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C組設置“知道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差異化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三個小組的活動可以同時進行,比如教師可以先對C 組同學進行輔導,此時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先預習目標要求或者設計實驗方案,C組同學閱讀電流表使用說明書時教師可以同時在對A組、B組同學的設計方案進行查驗、修正。這個過程中,有的同學可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理解,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耐心和指導。但是這樣的彈性分組并不是意味著各組只干自己組內的事情,這樣同樣對于C 組同學不公平,在C 組同學完成基本的學習目標后,教師還是要給予其新的學習任務,通過實驗來了解A 組同學所完成的內容。通過這樣的分組方式,根據同學們的個人特點設置教學目標,使每個同學都有所收獲。
探究式的教學和探究式的學習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相互配合的過程。對于老師而言,老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加以設計,以趣味化的目標的形式來對學生展開研究性學習的引導,這也符合初中物理本身所具有的實驗性、探究性的特點。比如,光的現象是非常有意思的課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與之相關。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回家之后做小實驗,準備一杯水和一根筷子,將筷子放進水杯里,觀察有什么現象產生。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發現,水中的筷子是彎折的,好像斷層了一般,但拿起來又是完整的,這就是光的折射現象,除此之外,“池底變淺”“早上和傍晚看到的紅太陽”“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現象。另外,用什么工具可以看到彩虹?(可以用三棱鏡)不用打火機怎么點燃一根火柴?(可以把凸透鏡放在太陽底下匯集太陽光)生活中許多小現象都蘊含著物理知識,老師要鼓勵同學們善于發現、總結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并利用現有的條件去主動探究“為什么”,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獨立學習能力。
有些同學對物理有著極大的學習熱情,課堂內的實驗和知識點的教授不能滿足他的學習需求,他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究更多的物理現象,對于這類學生,老師要給予充分的鼓勵,此時,成立物理課外興趣小組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極大的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又可以豐富課余生活,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平臺。老師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活動設置時要有規劃、有內涵、有創意,兼具科學性和創意性。比如,“奇妙的汽修站”活動可以讓學生去修汽車或者摩托車、自行車的一些店鋪,看看工人師傅是如何將一臺車翹起、將一顆螺絲釘安裝成功的,通過這個過程來親身體驗杠桿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拔业目酌鳠粑抑谱鳌被顒樱屚瑢W們自己親自動手制作孔明燈,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熱脹冷縮的作用和現象。一般來說,剛開始參與興趣小組的大多數是對物理學習有極大興趣的同學,但是如果課外活動生動有趣,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其中。
從古至今,教育家都在思考如何培養更多的優秀的人才。古有“因材施教”,今有“個性化教學”,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進行關注,在此基礎上,老師設計各種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采用彈性分組教學、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相結合、成立物理課外興趣小組等,最大化的提高學生興趣和物理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精神,真正的實現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