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潔
(浙江省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 浙江金華 322000)
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開啟發現美的眼睛,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在美術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并用贊美的眼光欣賞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藝術能力和美術素質,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教師想要實現快樂高效的美術課堂,抓住學生的繪畫興趣,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一種視覺創新的藝術,美術教學可采用圖片展示或視頻觀看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例如,筆者在上二年級上冊的《泥塑恐龍》一課時,運用多媒體播放恐龍視頻導入新課,讓學生欣賞有趣生動的恐龍視頻,刺激學生的視覺,比起平鋪直述的教學方式,筆者明顯感覺到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漲,注意力更集中,因此,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為后面課程的開展鋪墊良好的開端。
對于學生來說,尤其是低段的學生,教師如果在課堂上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教學,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枯燥感,進而影響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多種形式的創作,如紙箱畫、撕紙畫、手指點畫等。比如,這次疫情期間,義烏名師課堂云課堂開展了多種課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義烏市優質課獲得者何勤超老師上的一節《菠蘿印》,何老師利用廢棄材料泡沫紙進行創作,由泡沫紙的質地產生的肌理效果款款而談,引發了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聯想,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創作出多種優秀美術作品,有效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
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封閉式的教學已經被開放式的自由教學所代替,教師都努力追求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并掌握繪畫知識。
平等、自由的師生關系會形成無壓力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形成美術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因此,教師應轉變思維,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朋友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教學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情緒,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此同時,幽默的話語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也是打開學生心扉的方式之一,可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低段小朋友畫畫的時候,筆者經常會強調繪畫要注意構圖大小,可還是有小朋友把握不好構圖的節奏,把整體畫面畫的特別的小,就像螞蟻一樣,這時,我會打趣地和學生說,你把畫畫這么小的話,估計老師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你的畫呢。同學們聽后樂了,這使我們在快樂的時光中分析出更好的繪畫方法,而這些偶爾的幽默也拉近了師生關系。
筆者在課堂上時常會利用小組合作或上臺互動等方式和學生交流,良好的互動能讓教師和學生形成一定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四年級下冊《亭子》一課,課程要求學生能用寫生的方法畫出家鄉的亭子,注重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如果教師只是埋頭手把手示范教授學生繪畫技法,勢必讓學生回到傳統的教授模式中,使課堂變得沉悶單調。本節課,筆者在進行一部分示范畫后,嘗試與學生一起以拼圖繪畫游戲的形式進行互動,讓學生上臺補充完整教師畫了一半的亭子,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如何畫好亭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也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習效率,與提倡的輕負高效課堂吻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沒有受到世俗的侵染,天真爛漫、思維開闊,沒有束縛,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加以引導、啟發、鼓勵學生創作出別具一格的繪畫作品。
然而,在常規美術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引導不當,使教學模式回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即只注重教授技巧,教師示范,學生臨摹范畫,這樣看似學生學到了繪畫技巧,實質上,只是把學生訓練成了一個只會臨摹的機器而已,畫出的東西“千人一面”,沒有個性。久而久之,學生會對臨摹產生依賴,不再主動思考探究,會抑制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從一開始就關注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等于給學生在思維上插上了一對自由思考的翅膀,任他們在廣闊的想象天空中翱翔。所以,筆者認為應該有技巧性地去示范,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不管他們畫得像不像,或怎么畫,因為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畫畫本身,是參與到繪畫當中去,與藝術創作保持持久的親密接觸,打開思維,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與領悟去創作,鼓勵他們自主觀察、思考、發現,從而大膽創作,這才是最好的畫畫方式。
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曾說過:“藝術教育對我們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的主要貢獻,在于強調個人和自我創造的潛能,尤其在于藝術能和諧地統整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康的人[1]。”這說明了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人們開始明白美術教育不僅是培養畫家,更重要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我們作為當代的美術教育者,應該堅持不懈地運用創新高效的教育方法,全面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慢慢掌握美術的繪畫技巧,從中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美好,進而提高審美能力,獲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