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柔瑤
(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第一幼兒園 廣東廣州 51146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愈加受到家長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因此,在新時代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致力推動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教育戲劇是一種較為流行的教育教學模式,能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情景中積累知識及經驗,在促進幼兒認知發展的同時,也能為幼兒一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劇本是開展幼兒戲劇教育的必備條件,創作一個優秀的劇本,是成功實施戲劇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幼兒熟悉的日常生活、已有經驗及興趣愛好,鼓勵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如此才能誕生好劇本。一方面,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劇本素材。小班幼兒年齡尚幼,故事素材積累較少,因此在創作劇本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幼兒的溝通和交流,關注和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并以此為依據,幫助幼兒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素材。例如,早餐期間,悠悠拿著雞蛋說:“雞蛋可以當食物,也可以孵出雞寶寶。”然后就引來小朋友們對雞蛋和小雞的討論。于是,便給幼兒提供了《小雞出殼》的劇本,滿足了幼兒自身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引導幼兒進行劇本創編。相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大班幼兒的心智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儲備了一定的故事素材和認知經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劇本創編。例如,與幼兒一起創編新版的《小兔乖乖》,可以在原有臺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情節和內容。即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如:兔媽媽去菜園都摘了什么菜?回來的時候有沒有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幼兒則通過想象和討論,一起創作劇本,即兔媽媽去菜園拔蘿卜、摘豆角、挖土豆,回來的路上碰見了小山羊,趕緊告訴兔媽媽,看見大灰狼在兔媽媽家附近偷偷窺探……,如此便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1]。
除了創作劇本,戲劇場景亦是開展戲劇教育的重要條件。這里所說的戲劇場景主要包括表演的道具、服裝及舞臺,是戲劇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與幼兒共同搜集和制作表演道具、服裝,共同搭建表演的舞臺。基于幼兒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鼓勵幼兒利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制作和創建,致力與幼兒共同創建一個趣味十足的表演場景。例如,針對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根據劇本中的角色,利用準備好的材料,與幼兒一起制作母雞、狐貍、山羊、老鼠及小鳥等的裝飾,如給扮演狐貍的小朋友戴上有尖尖耳朵的頭飾,還插上一條毛茸茸的長尾巴,狡猾的狐貍形象瞬間便呈現在大家面前了。母雞蘿絲則戴上雞冠子,披上紅色的外衣,一派昂首挺胸的樣子,將母雞蘿絲的神采奕奕和小小霸氣顯露出來。此外,還要進行簡單的場景布置,如母雞蘿絲在散步過程中,路上的一個釘耙、一個池塘、一個干草堆、一袋面粉、一個籬笆、一個推車等,都要發動幼兒,集中大家的智慧,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加工創作,并呈現在舞臺上,為戲劇教育的成功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2]。
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表演熱情和欲望,教師可以適當發揮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通過一些背景音樂烘托表演氛圍。例如,在開展《小黑魚》的戲劇表演時,首先應該選擇一些旋律優美且柔和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以此創造出一個悠閑、舒適的表演環境。然后隨著故事情節的突變,即一只兇猛的金槍魚要出現了,則可以選擇《獅王進行曲》,渲染恐怖和緊張的氛圍。最后當水族朋友們成功地將大魚嚇跑之后慶祝時,則選擇一些歡快的曲子,來表達它們的開心快樂。總之,音樂背景能夠很好地渲染氛圍,有利于幼兒更好地表演和表達。此外,在幼兒戲劇教育中,可以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例如,教師可以以家庭作業的方式,要求以家庭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或是自編自創劇本,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繹劇本。其中的角色表演、場景、化妝及音樂背景等因素,都將作為評選標準,并最終投票決出明星之家,頒發獎狀和一定的獎品,以此鼓勵幼兒。這一活動形式,不僅能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能增近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也能推動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步伐。
總而言之,教育戲劇之于幼兒教育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幼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戲劇藝術中的豐富元素,激發幼兒的思維,鍛煉幼兒的模仿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的體驗與知識,為促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戲劇的應用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地方都變成一個個小小的舞臺,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從中學會思考、自信,從而以更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成長道路上的挑戰。